班主任讲述“当小学生遇见苏轼”文章背后:家长仅提供了技术支持
10-12 17:12:4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10月9日,一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发布在“清华附小2012级4班”微信公众号上,很快,该文在朋友圈刷屏。据该文的共同发布者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副班主任、数学易老师对澎湃新闻介绍,截至10月10日晚,该文的阅读数已经在90万以上。

1.jpg

2012级4班教室内的奖杯。本文图片均来自 澎湃新闻 韩晓彤 摄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展示了5份清华附小6年级小学生关于苏轼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篇篇“惊艳”。如在《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一文,小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运用数据分析,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词研究。

“家长到底在这些研究中帮了多大忙?”成了部分网友关心的问题,易老师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家长只在一些技术问题上给予了帮助,如寻找计算软件、绘制折线统计图等,而分析和撰写报告则由学生自主完成。

“如果你和我们一起经历了整个过程,你就能知道每个学生的成长是真实发生的。不能只看到结果就对孩子进行质疑。”该班班主任、语文连老师说。

而该校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确实曾帮孩子做电脑技术方面的事情,但想法和研究报告是孩子自己写的。

2.jpg

2012级4班教室内有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的办公桌。

家长究竟帮了多少忙?

据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关于苏轼的研究是今年清华附小的一个研究主题,全校每个班都在进行不同的研究,低年级研究苏轼相关的成语等,中年级研究苏轼的诗歌,高年级段进行苏轼相关的“小课题研究”。“这个班级只不过在自己班级微信群发布了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给家长看,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就在网上传开了。” 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

易老师介绍,2012级4班关于苏轼的研究从上学期就开始了,单单选题的讨论就占用了两节研究性学习课。

“我们小学生研究的就是要小,一个小点然后再展开。”易老师说讨论选题的时候他发现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选题选的太大,比如有同学提出要研究苏轼的整个诗歌风格,而老师们引导学生把选题进行了细分细化。

然而网友最好奇的一点是,家长到底在这些研究中帮了多大忙?

两位老师对澎湃新闻就已经刊发的五篇小学生研究报告一一作了解释。关于《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的比较》这篇,连老师指出家长参与的是教给孩子做折线统计图,“那个技术类的事情同学们真的不会,其他的都没有。”

而学生改了11稿的《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他们称学生独自改了一下午,家长都没有参与,只是之前数据从问卷星导出的时候家长帮助了一下。

《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这篇,易老师说家长确实给学生们在主题方面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而《苏轼的社交圈——揭秘苏轼不同时期的朋友》则基本上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文中的思维导图由学生用PPT制作,该篇的小作者曾经随父母在美国留学过两年。

而最受争议的《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的第一作者小军(化名)被连老师称为 “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 。“这个孩子不是突然就写出了这篇研究课题,他二年级的时候就用水彩画的形式画了《春运中的数学》。”

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发现爷爷年纪太大弯腰系鞋带不易,小军还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小发明——在凳子旁边安装机器帮助爷爷系鞋带。

“他爸爸帮他找了一个软件,来进行字频的检索,但是后续的全是他自己做的,他爸爸连打字都没有帮他。 ” 易老师说。

关于记者如何把握家长参与程度的疑问,连老师解释:“我们觉得参与的形式可以是商量式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帮孩子们下载软件,但是绝对不允许大面积代写。”

而如何知道不是家长代笔的?连老师说:“我从2年级开始教这帮孩子,易老师从3年级开始教,从一小张研究纸开始教他们做研究,每个学生的研究水平我们心里都有数。”

3.jpg

学生们很早就学会了做调查问卷。

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学生?

“现在网上很多质疑的声音是因为没有看到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只是看到了最后呈现的结果。”连老师对澎湃新闻说,“都是一步步教给同学们,没有同学是生来就会的。”

2012级4班的第一个“小课题研究”是从“种小苗”开始的,在3年级下学期该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上,两位老师让学生们开始观察萝卜种子、小麦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并且鼓励学生们发现身边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尽量让课题研究的过程更严谨,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课题研究的过程。”连老师说。

其实“小课题研究”还很贴近他们日常的学科教学,就“种小苗”这个话题,语文连老师鼓励孩子们写种子日记,而数学易老师则鼓励孩子们写测量记录,最后做数据分析。

“我原本以为萝卜赢了,后来发现完全不是。” 《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的第一作者小军(化名)3年级做“种小苗”的小课题研究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萝卜PK小麦”,在比较萝卜和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他自发意识到了只比较单一样本不行,要比较多个样本,并且有了模糊的平均数这个概念。

连老师对带领学生们进行小课题研究记忆深刻,“反反复复地选题、修改、呈现报告、交流、修改、再交流,才有了现在的报告。”而易老师曾经就写报告的步骤一句一句地教孩子,最后写满了一个黑板。

在学生们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这三年,他俩至少指导过学生四个比较大的“小课题研究”,而小型的研究型问题则不计其数。

“如果你和我们一起经历了整个过程,你就能知道每个学生的成长是真实发生的。不能只看到结果就对孩子的进行质疑。”连老师说。

“小课题研究”不止出现在2012级4班。清华附小副校长王老师说:“有一个很大的背景,我们的孩子都在进行持续不断、完整的小课题研究。”

校园里哪棵树最大?校园里地砖的花样有多少种?各个雕塑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些都是清华大学附小的学生们从一年级开始研究探讨的问题。

校方认为,有些人质疑小学生能不能达到这样的能力,是基于他们对现在小学生的现状的不了解,如果他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多年研究积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这样的疑虑。

4.jpg

易老师展示《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的第一作者小军(化名)3年级做的小课题研究“萝卜PK小麦”。

是否拔苗助长?

这些将研究做得“惊艳”的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如何,对他们的培养是拔苗助长吗?

对此,连老师表示,他们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能力的时候,确实有家长提出质疑,认为他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们的学业上,面对这种质疑,连老师认为自己能够做到的是让学生们的成绩尽量做到让家长们不挑剔,令她欣慰的是,2012级4班的学习成绩不但在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没有一个掉队不合格的学生。

作为连老师默契的搭档,易老师同意这种做法,他说他会让学生们牢牢把基础先夯实。“只是等学生基础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又往前了一步。”

对于清华附小来说,教育意味着尽最大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个性的最大可能的发展。

(原标题:班主任讲述“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背后:家长仅提供了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