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深阅读丨非遗上的“重庆年”
02-13 08:14:44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糖画

以刀为笔,以糖为墨

立体造型让甜蜜加倍

小铜炉上,放着一口脸庞大小的铁锅,暗红色的糖液冒着泡。以刀为笔,以糖为墨,在他手中,糖液变成了羽毛、眼睛、鼻子……最让人惊叹的是,这还是一幅3D立体糖画。

坐在自己的小摊前,面对观众的称奇声,53岁的刘贵兵很平静,作为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唯一传人,他发明的立体糖画,早已声名在外。

才到英国秀了一把绝技的刘贵兵说:“只要不下雨,我都会去巴国城开摊,5块钱一转,让大家品尝甜蜜的‘幸福年味’。”

起源

“记得小时候每年过春节,我都要闹着爸妈带我去看灯,糖关刀是一定要去转上一个的。”42岁的市民刘雨琳说,那个插在糖关刀摊子最顶端的糖龙,是最甜的记忆。

刘贵兵说,糖画的历史之悠久已无从可考,但是根据史料记载,糖画就诞生于巴蜀地区,这是因为“沙糖”的生产工艺在唐代就出现在四川遂州(今四川省遂宁市),为糖画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downLoad-20180213075027_副本.jpg

刘贵兵自创的3D糖画。

创新

从15岁拜师学糖画至今,最让刘贵兵骄傲的是,他将师父教的平面糖画立了起来,创造了3D糖画。“我是1981年开始学的,那几年正是糖画兴盛时期。”刘贵兵说,学成近3年后,自己开始琢磨着弄出点新花样,花了3个多月,才做出第一个立体糖画。

平面糖画一次成型,而3D糖画则要求做出更多的平面造型,然后将它们组装到一起。立体糖画对物体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要求极高,在工艺上也复杂许多。

2007年,刘贵兵被评为重庆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重庆糖画正式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刘贵兵被评为重庆糖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还受邀去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做展示。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刘贵兵受邀参加了“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来自全球的游客表演3D糖画。“在中国,女孩子们一般都喜欢糖蝴蝶、糖鱼,男孩子则喜欢糖刀、糖龙。而在国外,人们最喜欢让我用糖给他们画头像。”

非遗档案

面塑,俗称捏面人儿,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手艺人一双巧手加上简单工具,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历史渊远流长。

downLoad-20180213074200_副本.jpg

明朝兰和她的面塑作品。

捏面人儿

巧手翻弄,面团生花 红火的春节才有了味

64岁的明朝兰,用一双巧手、几样简单的工具,很快就捏出了一个面人。不管是花草鱼虫、走兽飞禽,还是历史人物、漫画人物……都栩栩如生。

明朝兰的艺名叫“明三娘”,从事面塑已二十几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她说,红红火火的春节,捏面人最有感觉。

谋生

明三娘住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房间内家具只有简单几样,但桌子、柜子、椅子上,都摆满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面塑,这些是她最重要的“宝贝”。

明三娘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就带着她去赶场、逛庙会,每次路过捏面人的小摊,她就走不动路了。

1991年开始,因为在手工方面有天赋,明三娘就用嫩棕叶编小动物谋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明三娘在南岸区铜元局赶场时,认识了山东来渝的面塑艺人,唤起了儿时的记忆。经山东师傅的指教,明三娘很快学会了些面塑的基础手法。她买来材料自己钻研,走上了面塑工艺生涯。

1992年,明朝兰第一次带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到深圳参加艺术节。从此,凭着一个个面塑作品,明三娘频频出入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进行艺术展示,多次获全国大奖。后来,明三娘被评为重庆民间艺术家、工艺大师。2016年,被市文化委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庆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发扬

明三娘最骄傲的事,就是她以发生在重庆的历史故事为背景,捏了大型面塑作品《攻克通远门》,用来献礼亚太市长峰会。这个面塑用了10斤面粉,50多根细钢丝,闭门半月捏制而成。

从那以后,明三娘喜欢上了大型的历史故事、古代名著等,捏了不少作品。在她创作的一组民乐面塑作品中,人物就有20多个,每个人都身着传统服饰,拿着不同的民俗乐器……“这些作品就很有年味,看了让人觉得很欢快、喜庆。”

为了更好地保存面塑,明三娘想了不少办法:在面粉里加防腐剂、在面塑表面刷一层清漆等等。

她正在创作的全新作品,是一组“抗战系列”,老伴陈兴华也在旁边帮忙捏面、搓面。这组作品是以浮雕的手法创作,做出了金属质感。“面塑要不断创新,才有其生命力。”明三娘说。

明三娘受邀去马王坪学校、恒大城小学等学校为孩子们上兴趣课。“面塑动手又动脑,孩子们特别喜欢。”明三娘说,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非遗档案

秀山花灯,因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表演流程主要为:设灯堂、请灯、出灯、送灯等,时间在正月初二到十五。

downLoad-20180213072054_副本.jpg

王世金现场指导花灯表演。

秀山花灯

小调响起,热闹跳唱 堂屋或院坝欢笑成片

2006年,“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早已过了退休年龄,74岁的秀山花灯传承人王世金仍比不少年轻人都忙。他这一生很多事情,都和花灯有关,就连手机彩铃也是花灯主题。

在王世金看来,秀山花灯不单单是表演艺术,它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产物,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是一种特别的送祝福的方式。

表演

每每看到后辈们表演,王世金总能想起自己幼时站在八仙桌上表演的场景。7岁开始学戏的他,8岁就登台表演,此后在花灯剧团先后担任鼓师、指挥、作曲、编剧、导演等职。

在他记忆里,那时上到老、下到小,几乎人人都会演唱花灯戏。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均在堂屋或院坝进行表演。

一是“耍灯”,俗称“跳团团”。是由一旦(幺妹子)、一丑(花子)演唱民间小调的歌舞。有时增至三人、四人或六人穿插表演。

二是“单边灯”,又称“单边戏”。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生、旦、丑简单的人物角色,以多首民间曲调演唱的花灯小戏。

王世金说,表演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家家户户的实际情况来。比如,主家是从医的,就表演《参十代名医》。此外,主家还可另点节目表演。演出结束后,主家一般会安排“十碗八扣“犒劳表演班子。同时,班子会表演《谢酒》《谢饭》等曲调。

待到正月十五所有表演结束,最后将花灯送到河边烧化,并将跳花灯的道具、服饰从火上抛过,以求跳灯人平安。

保留

其实,近几十年来,秀山花灯是走过下坡路的。

王世金说,在他小时候,一个乡镇就有十几个花灯班子,但后来,最少的时候整个秀山也才十几个传统的班子。收入少、外出务工、没观众等都是原因。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王世金开始系统整理秀山花灯文史资料,将散落在民间的花灯剧目及历史一一收集,编成了三套《秀山花灯集册》。

近年来,王世金先后牵头创立了花灯寨、太阳农庄等,让传统花灯表演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和稳定客流。

“现在秀山不少人跳坝坝舞都是以花灯为主题。”王世金说,目前秀山从事以花灯为主题,开展表演、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团体约200个,秀山花灯已经历了“留下来”的过程,正在向“传出去”迈进。

■邀你看

正月初三(2月18日),秀山花灯传统表演班子将会在重庆民国街表演“送财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