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正文
中国国家地理马宏杰推荐 | 千年石头古城最后的留守者
08-17 11:01:58 来源:上游新闻

微信图片_20180817104957.jpg

本期推荐:《千年石城的最后留守者》 作者:李建增,陕西绥德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07年、2008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2008年专题《陕北人》参加北京首届国际摄影季展和第四届连州摄影节当代中国摄影学术展;2018年参加百年陕西影像展。历时17年拍摄的专题《千年石城的最后留守者》获得图虫网纪实摄影一等奖,并于2017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同年获2017第十七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黄土高原上的孩子》获2017年华为手机全国人像摄影大赛大师奖。

在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的黄河山崖上,有一座始建于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的城———“吴堡”。吴堡古城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被比喻像铜铸一样的坚固。 吴堡石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的石头城。素有“华夏第一石城”之美誉。从2000年开始,李建增用17年时间详细记录了从他最初拍摄时的13户32个人到现在一户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这是千年吴堡石城无法复制的一段具有史诗性的图像资料。图为保存基本完整的城墙约1225米,城墙均由城砖和石头包砌而成,东、南、北门保存完整,西门重建。(摄于2000年)

王春育,85岁,被当地人誉为石城活字典,大家说他是石城的宝贝。他喜欢把平日里收集到的故事整理出来讲述给别人听,在许多的故事书籍上都可以找到王春育的名字。他凭借自己的记忆和资料上的记载用香烟盒上的图案粘贴制作了这张石城全貌图。2014年王春育去世。(摄于2002年)

王文汉的老婆宋润堂是一个心灵手巧的陕北婆姨,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宋家川上学。孩子多,负担重,生活条件困难并没有压垮她,家里简陋的窑洞在她的收拾下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每次看到她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孩子们身上穿的毛衣都是她一针一针织出来的。(摄于2002年)

平日里,家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有的干脆搬出石城到外面去住了,留在城里的不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就是几岁的孩子。(摄于2002年)

据《延安府志》记载,吴堡城在明弘治年间登记在册的有361户5966口人之多。头一次去石城李建增住了一个星期,通过走访了解到城里当时仅有13户32人,在这32人中除了有4个小孩和3个上中学的大小孩外基本上都是六十以上的老人。(摄于2000年)

王志喜,46岁,当地人都叫他乃五。乃五说他的爷爷清朝时在县衙里做过营生(干过事),因此上乃五对石城里面的情况非常清楚。谁家锅灶上用的是石碑,哪家院子里有石槽,哪一个土堆是旧个(过去)的遗址心里是一清二楚。(摄于2000年)

在古城里,有座不起眼的小庙,里面供奉着几尊圣母娘娘的神像,平时少有香火,庙会时有老者到这里敬香许愿。(摄于2002年)

王年生,47岁。他说,他爷爷的爸爸那个时候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到他这儿咋家(怎么)也有四五辈了,对于石城还是很有感情了。啦(说)起石城里的生活他说:其他到么什么,就是城里没有吃的甜水,吃水要走一条羊肠小道下到三四里远的沟底去挑。挑一趟水往往要歇上两三回熬了(累了)。(摄于2005年)

宋忙女,69岁,王春芳的老伴,作为石城里面居住条件最好的主妇做的一手好面条。2009年老伴王春芳去世后便搬出石城同儿子居住。按照合同她居住了一辈子的家从老伴王春芳去世那一刻起正式归属于石城管理所。(摄于2004年)

59岁的王春耀住在离南门最近院子里。王春耀说:我当过三年兵(66年至69年),71年进入榆林建筑公司,98年厂子倒闭了,自己交了5700元办理了统筹养老手续,现在每月领取养老金44元。前两年就搬出石城住在外面了,今天是和家里的老人一起来城里赶庙会了,顺便看看家里的情况。身边有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女儿都出嫁了,儿子也成事(结婚)了。(摄于2001年3月)

曾经一度是人口众多,商贸繁华的边塞重镇,现在到处是环堵萧然、断壁颓垣、鸡犬不闻。(摄于2000年 )

王永丹,小名丹丹,1991年出生,是乃五的大女儿。就在石城后边的一个村子里上学。14岁上三年级在城里会显得不可思意,在农村就多了。每次来石城丹丹都是我的向导,面对身后号称铜吴堡的这座石头城,她老是问我一个问题。你说你这么老远一次次的来趁甚(有什么好)了?又破又烂的,我就害不哈(不明白)为啥石城里住的人越来越少,而来石城串(行走、串门、旅游)的人却越来越多。(摄于2001年)

王永红,乃五的二女儿,1993年出生,在石城后面的一个小学读书。每次只要看到我来石城拍摄就和丹丹跟着我,手里整天拿个游戏机耍个不停(摄于2001年)

瓮城的城墙上被人为开了个豁口,原有的城门被废弃在一旁,进出的人不走城门走豁口。据文管所的人讲在:“一般城门的南门不能朝正南开,否则会有灾难降临”,因而石城的南门朝着东南方向,而在南门外另修了一座瓮城,瓮城门朝着正南方向,在瓮城内修建由关帝庙,据说有关老爷坐镇南门外,便可万无一失。后来城里的人们为了交通上的便利,便在瓮城上开了个豁口,就这样,交通便利了,城墙被破坏了。(摄于2002年)

王国安,81岁,住在高高的城墙边上,老伴身体不太好,时不时的被孩子们接到外面去住,他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坚持一个人住在石城里。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季,只要是有太阳王国安总喜欢一个人靠坐在自家窑边晒太阳。每次见到李建增来,王国安总是热情的叫他到小屋中坐一坐,说:“尽管房子黑,但热水常有,喝点水,暖暖身子,出门人可不容易了。”2003年10月,王国安搬出石城同儿女居住。(摄于2001年)

冯七,陕北农村的女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名字。冯七是王清胜的奶奶。每次遇到她不是收拾院子就是做饭,要不就是在地里劳动,就是不愿意给她照相,无数次的造访终于取得了她的认同,拍照时她专门换了件衣服,笑着说你看我这行了不。(摄于2004年)

王锡碌,十四岁时就一个人跑到内蒙包头一带打工,干过小工、出过苦力、当过保管、跟过戏班,先后有过三个老婆都没留住,身边无儿无女。自称有三好:“唱二人转、吹笛子、看闲书”。早在1958年就是无保户,60岁那年回到古城,老王性格外向,开朗豁达,一辈子没愁过什么,生活全靠亲朋救济。用自己的话说如今是吃一顿算一天,过一天算一年,能过几天是几天,听天由命。(摄于2007年)

辛赖货,已85岁了,问她叫什么名字每次都说自己记不得了。年轻时经过自由恋爱同比自己小两岁的王国栋结婚,老两口一辈子没有红过一次脸,现如今儿女都离开石城了,只有老两口生活在一起。2006年农历2月24辛大娘去世,三月初四埋在了石城后山。一个月后,老伴王国栋去世,安葬在了辛大娘旁边,两个相伴一生的老人从此再也不分离了。(摄于2001年)

王志高,49岁,是乃五(王志喜)的二哥,常年打工务农,至今一个人住在石城北门外的窑洞里。(摄于2005年)

王志明、51岁,是乃五(王志喜)的大哥,常年打工务农,现在仍是一个人独自生活。(摄于2002年)

瞎婆婆,70岁。眼睛不好的婆婆从不走出自家的院子,也难怪连石城里也很少有人知道她。婆婆说她叫二女,大名叫什么自己也记不得了。在她4岁时害眼痛,那时候穷,没有条件看,最后就看不见了。婆婆生有一儿四女现都以成家。十年前老伴去世,她坚持一个人住在石城中这个偏僻的角落。要不是丹丹带去找,肯定找不到她。(摄于2003年)。

王艳丽,13岁,王生年的女儿。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她。和许多陕北农村的女孩一样,她们的命运安排取决于父母之命,长大后王艳丽嫁到了离石城不是很远的蔺家洼,成了一名家庭主妇。(摄于2003年)

随着居民的一个个离开,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些曾经的生活记忆被四处丢弃。(摄于2011年)

2017年王象贤的老伴山西人冯改花去世,王象贤成为这座千年石城最后一个留守者。

责编 周瑄 实习编辑 张昕沂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