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社会的财富。
一双手,呵护每一份健康。
一双手,守护每一秒平安。
一双手,躬耕每一寸田野。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记录下身边朴实的劳动者和他们平凡的双手,通过他们的故事,感受奋斗的力量。
每一双辛勤劳动着的手,都是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他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千年古镇磁器口的《更夫》《后街有壶(福)》均出自他手。30年来,他用泥土作出了大大小小的陶艺作品四五千件。他说:“我对泥有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情结渗透到我的骨髓之中,泥在我的手上被赋予了思想和情感,在窑火的锻造后,它将成为有灵魂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走近中国当代著名陶艺雕塑家何跃,去看看他用怎样的一双手,撑起自己的艺术人生。
受伤过无数次 练出了双巧夺天工的手
“玩泥巴,已经有30年,这辈子还会玩下去。”何跃说,玩泥巴的人,爱不到干净。一双手,随时都是泥,而且满手泥香,就是洗干净了,也难以散去。从小他就喜欢画画,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便与画画有关。那时他20岁左右,在当时的一家木偶艺术团搞舞台设计。后来,他被派去北京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进修,学习舞台美术和人物造型设计。期间,他接触到了国内顶级的戏剧表演造型艺术家,还专门学习了手工方面的传统制作工艺。
“这为我后来的陶艺之路,打下了基础。”何跃称,通过学习,他的手变得灵巧,做啥像啥。在进修期间,他曾在中国美术馆看了一个西方的展览,第一次看到有人用陶做了电吹风。
“跟真的一样!”何跃提高音量说:“我被震住了,又瞬间兴奋起来。这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陶就是瓶瓶罐罐、泡菜坛子的看法。”
何跃表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写实陶艺。
进修结束,他回到重庆,开始寻找机会学习陶艺。他开始往乡间专门做民用大缸和泡菜坛子的窑罐厂跑,去向工人们学习民间传统的拉坯、大缸成型以及烧制技法。
“我去的首个窑罐厂在綦江赶水岔滩,一个土窑子。”何跃称,在那里开启了他迈入陶艺雕塑的第一步。
为了练就熟练的手法、掌握泥土的干湿,学习去除泥中的砂石,在窑罐厂除了吃饭、睡觉,他的一双手每天不是泡在泥里,就是在捏泥,从未白净过。
“最开始学揉泥就搞了几个月,经常揉得手指发酸。”何跃笑称,揉泥、挖泥那段时间,指甲都不用修剪,直接被摸得平平的。因泥里有些小石子,手也经常被划伤。烧窑搬物品时,掌握不好温度,手又经常被烫伤。
窑罐厂的师傅们见他诚心想学,专门给他传授一些小的独门秘诀。而向老窑工学习的传统制陶技艺,成为了他后期强有力的艺术创作技术支撑。
慢慢的,一坨一坨的泥在他手里有了灵性,做出来的瓶瓶罐罐也开始有模有样。何跃称,后来,他给那些瓶瓶罐罐加上图案,或者做个小动物,捏个小耳朵,让它们也开始有了生活的气息。
30年,做出数千件艺术品
手艺的基本功练扎实后,何跃开始走上了他的陶艺创作路。
2004年左右,何跃开始其超写实陶塑作品的创作,从最早的《音响》《高压锅》到《煤气罐》《空调》,再到《现场》系列作品,他以工业化社会带给人们的各种新型生活机器为创作对象,重点讲述了这些器物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伤害,给人以警示。何跃称,他要让自己的陶艺作品有思想,不是冷冰冰的泥团。
何跃回忆,《现场》就是他亲眼目睹一场车祸后创作。一个年幼的孩子,瞬间丧命于飞驰的车轮,让他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我去了4S店,跑了维修厂,扒过车辆报废堆,为的就是寻找到最真实的现场。”何跃表示,《现场》这组作品由十二件单个作品组成,包括车门、轮胎、后备厢等,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三年多,作品中包括每一颗螺丝钉的花纹都跟真实的一致。这组作品在威尼斯展出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搞陶艺不是捏捏泥土,拿拿木刀,创作的过程,也是手力活。”何跃称,他的这些作品都跟真实物品一样大,又都是陶土制作,自然也就比较有“分量”,手力小的人,根本无法搬动。而在他创作的一组名为《栋梁》的陶艺作品中,一根“木头”就可重达一百多斤。
这些年,何跃在陶艺雕刻的制作上,不断前行,创作有当代陶雕,也有中国传统民俗风情人物,并先后创作出大小作品四五千件,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并获得多项大奖,更是众多美术展上的常客。位于磁器口里的“磁器口更夫”“磁器口故事”“磁器口窑货与挑夫”“后街有壶(福)”更是成为了游客们喜爱前往的网红打卡地。
“我愿以我之手,创作更多精美之作”
采访中,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何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重庆一家康复园的艺术总监。
原来,他专门给康复园的智障人士们做了许多爱心陶艺模具,还指导他们去实现心中的陶艺梦。经过多年努力,智障人士做的陶艺品越来越精美,并正在走向市场。
“我愿以我之手,创作更多精美之作,让它们的形和意,与大众审美对接。”何跃称,其实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只是更加关注生活,对美的挖掘,再加上一双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的灵巧之手,创作出了众多的精美艺术,流传千古。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视频编辑 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