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致敬劳动者·手丨她守护4000棵樱桃树,期待来年丰收
上游新闻宋剑2022-05-01 15:54

编者按: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社会的财富。

一双手,呵护每一份健康。

一双手,守护每一秒平安。

一双手,躬耕每一寸田野。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记录下身边朴实的劳动者和他们平凡的双手,通过他们的故事,感受奋斗的力量。

每一双辛勤劳动着的手,都是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璧山区八塘镇凉水村村民赵学勤有一双干活的手,粗壮有力,手背被太阳晒成了比晚霞还要焦黄的颜色,像被压皱的塑料袋一样布满深浅不一的纹路,另一面则都是老茧,好似被油蜡蹭过的墙皮,在指肚上也结出了厚厚的一层。

这双手,正握着一把锄头在田里除草,“太可惜了,种下三年才结出来的樱桃......”赵学勤直起身来,搓着手念叨着。4月11日凌晨,一场狂风暴雨吹落了赵学勤家田里熟了才没几天的樱桃,也让凉水村漫山遍野的樱桃树舞了一晚,散落一地,损失不小。

“希望明年风调雨顺,樱桃丰收时候游客多多”

三年,有1095天,是一棵小樱桃树苗长大到结出果实的时间。樱桃树种下之后的三年里,老公和儿子在外打工,56岁的赵学勤一个人在云雾山脚下照看着4000多株樱桃树。在这片七十多亩的樱桃田野里,寄托着老两口的梦想和希望。

赵学勤以前是做皮鞋的,璧山八塘以前的皮鞋生意红火,她十八岁的时候就跟着师父学了手艺,结婚后便和老公一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进过皮鞋厂,在昆明开过店,后来回到八塘开了个皮鞋小作坊。

 “年纪大了,就想回到老家,老话不是总说落叶归根嘛。”赵学勤说,村里人都在说这几年凉水村樱桃产业发展得好,打出了名气,过来采摘的人很多,不愁卖。于是赵学勤和老公便回到村里修缮老宅,包下70亩地,种上了4000多棵樱桃和广柑,还喂了十几箱蜜蜂和几十只鸡鸭。

如今三年过去,木已成林。樱桃林里,有些干瘪的果实还挂在树上,赵学勤说那些是被雨打得开裂。林子里开挖出了灌溉的沟渠,蜜蜂飞舞,散养的鸭子和大鹅在林间嬉戏,时不时还能看到几个壮实的菌子。

照看樱桃树说简单,也不简单。要定期除草、打药,怎么“压枝”也会影响到樱桃口感。“前些天最心烦的就是很多雀儿跑来吃樱桃,吃了很多。”赵学勤哭笑不得,“现在生态保护的嘛,没得办法,又不能打不能捉,只有人一直看着去吆喝。”

 “咱们村的樱桃现在是真的出名了,昨天都还有游客跑来问能不能摘樱桃。”赵学勤眼神里有很多期盼,那年她外出打工的时候,凉水村还是土路,下个雨走路脚上都是泥巴,现在公路早就通了家家,村里变化翻天覆地。说起来年的期盼,赵学勤笑着许愿,“希望明年风调雨顺,樱桃丰收时候游客多多。”

“想吃最好的樱桃,你要到凉水村自己来摘”

一场大风大雨让凉水村损失不小,不过不论你在村里刚修好的樱桃广场上,在农宅绿树成荫的坝子上,还是在樱桃树下的鹅群边上,你都能看到村里的人脸上带着笑,他们不停地给慕名而来的游客解释:“来晚啦,被风吹没了,明年早点来。”大家心里都知道,虽然今年受了些损失,但是凉水村的“樱桃生意”肯定“一年更比一年好”,游客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多”。

说起凉水村栽种樱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村民赵宗芬家里种樱桃的时候还是1989年,那会儿她舅舅在田里种了十几棵樱桃,樱桃成熟后傍晚摘下来放在背篓里,连夜走路到澄江,再赶车到北碚去卖,只要5毛钱一斤。

1996年的时候,樱桃涨到了1块5一斤,到了1997年凉水村开始大面积种植樱桃。2000年的时候,赵宗芬和老公商量,自家田里也全部种上了樱桃树。去年光是几十亩樱桃树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

2004年,凉水村政府大力扶持樱桃产业,免费发放种苗,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种植樱桃。品种更是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好吃的樱桃,在云雾山脚下成片地“绽放”。村里每年都要办上几次“种樱桃培训班”,樱桃被打理得越来越好,品质也越来越高。

每年4月,前来采摘的游人如织,村里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云雾山樱桃节,凉水村3000亩樱桃树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如今,如果你去凉水村,村民都会骄傲地告诉你:“想吃最好的樱桃,你要到凉水村自己来摘。”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责编周希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