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法院“一张网”避免涉执行信访
“冯孃孃,您的案子进展挺顺利……”“李叔,你的案子现在是这样的……”
近日,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执行员冯强花了几个小时,给自己对接的30余个未结案件的当事人打电话,通报执行进展。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面对执行案件“人难找、门难进、事难办”难题,北碚法院将电话公开、首次沟通和领导信访接待三个制度结成一张网,确保当事人“进门有人引导、询问有人接待、诉求有人转达”,从源头上减少执行信访案件的发生。2018年1月至5月,北碚法院涉执信访案件占执行案件总数的0.75%,同比下降0.29%。
电话公开群众随时能找到人
北碚法院执行局工作室外墙上贴了一张表,表上不是条条框框的制度、规定,而是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北碚法院全体执行干警的电话。
申请人王某是外地人,在重庆做生意与人发生债务纠纷,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由执行员李德浩承办。
王某告诉记者:“有了李德浩的手机号码,我可以在执行阶段安心回家看病,有问题能随时找到执行员,不用老往法院跑。”
公开手机号码是北碚法院执行工作的规定动作。这项制度在重庆尚属首例。
刚决定实施这项制度的时候,北碚法院曾有过顾虑——执行员受到频繁骚扰怎么办?
“公开手机号码既方便申请人及时告知案件线索,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也可以使申请人了解案件进程,见证和参与案件执行,从而消解因执行不能带来的不满情绪,化解执行信访纠纷,还可以让申请人监督执行工作,使执行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北碚法院执行局局长郑洪明告诉记者,基于执行工作的现实需要,北碚法院决定试一试。
“实践证明,公开手机号码并没有给案件承办人带来骚扰,相反,给承办人和申请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郑洪明说。
首次沟通对申请人全面告知
2016年11月,北碚区第九菜系食府查封现场,除了申请人李明凤,52名被欠薪的员工也聚集在这里。
“我是第九菜系食府的员工,我们的欠薪案已经进入仲裁阶段,希望移送法院后能参与财产分配。”北碚法院执行实施科科长甘玲正监督查封工作,第九菜系食府的员工代表王海龙找到她说,52名员工被欠薪40多万元,其中还包括老人和学生。
“您留个电话给我,一旦案件移送法院,我就与您沟通。”甘玲回答道。
与执行员电话公开制度相配套,北碚法院出台首次沟通工作制度,要求承办人收到案件后,应在两日内联系申请执行人,做好与申请执行人的首次沟通。
“40%左右执行案件属于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但申请人往往认为是法院执行不力。”郑洪明说,如何让申请人全面了解法院的执行工作,接受理解执行结果,是北碚法院一直探索的问题。
“仅靠事后解说还不行,要让申请人全程参与、了解执行过程,信任法院的工作,这是实行首次沟通制度的初衷。”郑洪明说,首次沟通制度要求,遇到执行重要节点或有重大执行行为时,承办人必须及时主动告知申请执行人,征求其意见。
由于法院查封并进入评估拍卖的资产不足以抵付债权人的债权,所以执行回来的款项只能按比例分配给债权人。为此,北碚法院及时与52名员工沟通,举行了债权人会议。
甘玲说:“虽然没有追回所有欠薪,但因为全程沟通得当,最终他们很理解法院,接受了这个结果。”
领导接访及时解决执行问题
今年4月的一个星期二,轮到甘玲值班接访。当天,60多岁的被执行人冉素芬来到北碚法院领导信访接待室。
2013年2月起,冉素芬的案子开始执行。每月月初,社保局会从他的退休工资里扣除1000余元到申请人的账户,直到履行完6万元。
“上个月就应该全部履行完了,但这个月社保局还在扣钱,你能帮我查一下吗?”冉素芬说。
北碚法院将每周二上午设定为涉执信访领导接待时间,由执行局领导轮流值班接待,集中解决当事人反映的执行问题或诉求。“接待是为了畅通当事人的诉求渠道,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执行员工作。”郑洪明说。
甘玲介绍,冉素芬的案子由于执行员调离,未及时和社保局做变更通知,导致社保局仍在扣款。“我们及时发函联系社保局,要求他们停止扣款,并且将上个月多扣的钱追回来。”
郑洪明认为,如果说电话公开与首次沟通制度是一种自我监督,使执行干警时刻绷紧“依法规范执行”这根弦,那么,领导信访接待则是一种外部监督,通过倾听当事人呼声,充分了解执行干警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记者 吴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