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文化】城口这些音乐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几个?
音乐是人类交流的语言,
而经过世代传承的传统音乐,
是我们全人类的共有财富。
这些传统音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
依据民族或行业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将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行业工作场景
用“活”的方式体现出来。
近日,重庆市规划局、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之传统音乐篇》,
列举出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
遗产中87项传统音乐项目,
其中国家级11项,市级76项,
城口三人锣鼓和薅草锣鼓榜上有名。
三人锣鼓
三人锣鼓,是锣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盛行于我县南部片区前河、汉昌河流域多个乡镇,覆盖人群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明通镇徐家茅坪、朱家湾等地。三人锣鼓由锣、钹、鼓、兜锣四部分组成,敲打时由三个人组成,队形成三角形,鼓在中间,锣和兜锣在左边(一人操作),钹在右边,敲打时可以站立,也可以坐下。三人锣鼓的曲目称为引子,用符号代替,这些引子很复杂,记忆强的人才能记住,需经师傅言传身教熟背引子,跟师傅一起合拍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才能运用自如。这些引子要求有严格的节奏、环环相扣,有快节奏和慢节奏之分,快节奏的欢快而喜悦、高亢激昂如龙腾虎跃,慢节奏优雅悦耳动听,数百年来而不衰。现在“三人锣鼓”已传至第十五代,但由于现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大多去挣钱无人学徒,“三人锣鼓”面临失传境地。“三人锣鼓”流传久远,和当地人们生活习俗联系紧密,它打法多样,独具特色,民众参与面广,在城口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在民俗学方面具有学术研究价值。2011年,明通镇因“三人锣鼓”被重庆市文化广电局授予“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人锣鼓”被认定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龙祥获“三人锣鼓”项目传承人。2012年,明通镇“三人锣鼓”在全县民俗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薅草锣鼓
高楠镇方斗坪薅草锣鼓表演。资料图片
薅草,即锄草的意思,是一种山区农事活动。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俗称“打锣鼓草”“薅锣鼓草”“撵锣鼓草”,是一种伴随劳动生产与音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大巴山区特有的一种劳动娱乐相结合的生产习俗,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山区农村的群众性汉族民间文化。薅草锣鼓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一种劳动山歌。在薅草季节,每年七、八月间,大伙在一起除草劳作时唱的一种山歌。歌手面对薅草之众,边唱边敲,边敲边唱,似战鼓催兵,鼓舞劳动热情,歌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薅草锣鼓不仅能保证除草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劳动的愉悦和快乐。薅草锣鼓把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是大巴山区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先贤为后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薅草锣鼓一般由四人组成,也有二人。乐器由锣、鼓组成。唱词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等,以大巴山区歌调字为唱腔,唱词可即兴编词,也有流传段子唱生产生活的,唱婚姻爱情的。由“歌头”领唱,先以说的形式开歌头,众人接腔合唱,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者和声波澜起伏,一段山歌一阵锣鼓交替传接,演唱时高亢的唱腔,加之锣鼓穿插、帮衬,人声与器乐声交相辉映,诙谐幽默,场面壮观,原生态韵味悠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在很少听到这种音乐啦
回想起以前那些音乐非常有趣
“太阳出来咯儿,亮堂堂诶~
犀牛望月妹望郎”
你还记的这些吗?
供稿: 城口县新闻中心
记者:周宇
本期编辑:袁 丹
往期精 彩
城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你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必看 | 城开高速的最新进展,超全报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我欠城口一首诗,诗词歌赋带你看遍城口美景!
”高清版城口”电脑壁纸来袭!喜欢你就pick me~
识别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