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合川教育、科技、人才……如何发展?
9月18日下午,合川区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合川区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计划围绕把合川建设成为重庆市创新型城市、基础教育强区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人才聚集区和人力资源强区的目标,提出了实施人才集聚、教育优先发展、科技创新提升、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四大工程23个专项计划。
区委组织部、区教委、区科委、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重点任务
据了解,根据我区近期出台的《合川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将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科技创新提升工程、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工程等。以“钓鱼城英才计划”为统揽,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问题导向、体现效益导向,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拔尖人才培育、重点人才引育、青年人才集聚、引才平台建设等8个专项计划,力争到2020年,逐步建成人才聚集区和人力资源强区。聚焦到2020年,全区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入全市前列这一目标,实施基础教育学位保障、中职特色教育品牌塑造、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智慧教育提档升级、全民素质整体提升5个专项计划。到2020年,进入全市创新型城市行列,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目标,实施重点科技专项、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高新区创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建设5个专项计划。
同时,还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专项、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培育5个专项计划为抓手,通过落实事业单位分级分类公开招聘,整合优化现行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建立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建设服务全区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等系列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教育方面
据了解,《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具体包含了基础教育建设方面、中职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全民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将通过新建、改扩建、回收、回购等方式,逐步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确保全区公办幼儿园达到141所,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达到5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普惠覆盖率达到85%以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2所,新增校舍45.95万平方米。将部分中学高中、初中分离,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依托校企结合、结对发展,打造2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4个市级特色品牌专业。实施高等教育融合发展计划,支持在合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在合高校学生总数突破10万人。升级改造学校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建立学生安全预警系统和“在线巡更”系统,实现校园安全管理信息化。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新建社区学校或学习中心10个以上,充分依托“渝教云”公共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免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养等知识的良好平台,每年培训市民5万人次以上。
科技创新方面
在《行动计划》中,还提出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主要包含了五大专项计划:实施重点科技专项计划,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需求导向、市场决策的项目立项机制,聚焦汽摩装备、信息安全、医药健康、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启动实施重点科技专项10个;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以孵化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综合运用所得税优惠、创业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力争全区科技型企业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流动)站等研发创新平台50个,其中国家级2个以上;实施国家高新区创建计划,依托现有园区组团,积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在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实施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建设计划,实施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和现有孵化平台功能提升专项,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运行效果好、作用发挥实的市级及以上“双创”示范基地。
人力资源方面
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还了解到,在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落实的过程中,将突出问题导向、市场导向、深化改革、综合施策,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推进专技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已分级分类组织开展了硕士及以上研究生、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型人才、基层教育卫生专业人才、“乡村振兴”农技专业人才的公开(考核)招聘等人才项目,引进人才共计400余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巴渝工匠2020”计划,加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补助资金监管。推动在合高校、职业技能院校、技工学校与在合企业深度合作,通过订单培训、顶岗实习等方式,为企业培养输送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巩固已建立的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及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着力围绕合川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培育以信息安全、医药健康、机械制造为主的企业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举办全区创新创业大赛,推进“鸿雁计划”落地。集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营造想创、敢创、善创、创成的浓厚氛围,打造“政策 平台 服务”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