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公路修到家门口,产业发展带富乡里人……
“卖肥猪、赶场,进出方便得很!”
水泥公路修到了家门口,
对于三义乡龙阳村1组村民王顺培来说,
这是他今年来最高兴的事!
正在硬化的龙阳村公路
自2017年8月深度贫困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三义乡找准了致贫原因: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出境公路路面狭窄,车辆通行能力差,行政村路网不完善。
于是,三义乡把交通建设作为实现脱贫奔康的先导性工程,为全乡决战决胜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泥路通到院落
村民出行不再难
近日,记者驱车行驶在一条新修的水泥公路上,通过悬崖一路蜿蜒,走进了深山中的龙阳村。尽管烈日当头,但在此仍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热,更多的是阵阵凉风送来不息的蝉鸣声,整个村子显得安静而祥和。
“我70多岁了,今天终于看到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山区的群众。”村民苏辉朗感慨地说。
三义乡集镇所在地距县城78公里,由于地处偏僻,过去交通十分不便。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惠及下,该乡交通状况得到大力改善。全乡修建了通村到组水泥路76公里、产业便道约5公里,实现了全县行政村通水泥路率100%的目标。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出行不再难。
“待全部项目建成后,三义乡基本实现入户通水泥路的目标。”县交委主任陈敬红说,“三义乡客车站建设待前期土地落实后,立即进行设计和施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核查公路运行情况,争取每个村都投放农村客运车辆,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公路顺着产业走
群众致富有信心
走进三义乡五丰村,看见四通八达的公路在山间蜿蜒伸展,宛若一条条玉带,农用车辆时而穿梭往来。路的两旁,800多亩中药材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好似一片“绿海”。
“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挣近100块钱,还可以吃到免费午餐。”日前,在五丰村的中药材基地里,一位名叫兰光平的老人满脸兴奋地说。62岁的他现在和老伴在家,子女们全都在外务工。
想着自己60多岁的年纪了,重活干不了,去基地劳动的话,既能陪老哥们聊天打发日子,还能挣点零花钱。
兰光平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他把这一切归功于交通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路通业兴,五丰村支部书记冉崇坤对这四个字深有体会。“交通改善了,我们五丰村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合作社,从最初零星种植的200余亩,发展到了今天的1000余亩。”冉崇坤兴奋地说。
中药材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也给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据明廷贵老人介绍,像他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务工费,自己勤快一点,每月挣一、二千元不成问题。
公路通,百业兴。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像一条条血管,激活沉睡的村庄,催生乡村的蝶变。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三义乡不断完善交通设施,相继发展起1900余亩中药材产业、700余亩辣椒产业、500余亩高山蔬菜,涉农微型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30家、大户58户,带领当地600多户、2000余名贫困群众奔向小康。
全媒体记者 :周青松 | 编 辑 :陈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