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课堂开创文化“走出去”新路径
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知中国的过程中,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国际影响力、产业生产力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荣膺最具国际化战略服务示范案例的文化寻力“中国非遗课堂”国际推广项目开创了一条创新、可持续的中国非遗国际化传播发展的道路。
据北京寻力通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学文介绍,“中国非遗课堂”国际推广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连接中外的城市和乡村,建立一个跨越国界、业态融通、时空互联的全球空间。
王学文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之所以想到将非遗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做“中国非遗课堂”这个项目,是因为公司在美国做国际教育业务期间发现,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他们希望中国学生去美国的同时,也带去不同的文化。“去到国外,你首先要讲清楚你是谁,不是光说你是中国人就可以,还需要一些文化标识,这就需要引入传统文化了。因此,2017年,我们尝试在学生到美之前,让他们先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我们也去美国的中学里开办非遗课堂,让中国的非遗传承人去上手工课。”
“我们希望通过手把手(hand by hand)实现手牵手(hand in hand),让中国学生出去的时候有了文化身份,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理解,与不同的文化相处。通过学习皮影、年画、汉绣、武当文化等,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非遗课堂也让更多的美国学生有机会了解和亲身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去年武当文化的活动中,共有两万多美国学生参与其中。还有一些学校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希望公司帮忙输送汉语老师。”王学文如是说。
据了解,“中国非遗课堂”采取了融中国机构、美国学区与学校、学生社团和美国民营机构于一体的组织分工。项目所包括的系列课程,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对象,按照国际性、互动性、趣味性、创意性的理念设计,由寻力城市的传承人教授,在美国面向所有青少年。
王学文透露,2017年,“中国非遗课堂”项目共组织了20人次的非遗传承人赴美,在美国所覆盖的范围包括博物馆5所、大学2所、图书馆1所、大型商场1个、公私立校中小学50余所、庆典活动2场,覆盖人数达23万余人。
事实上,非遗课堂只是一个通道,其是文化寻力配合“寻力城市全球行动计划”而推出的,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将通过这一通道“走出去”。本届京交会期间,“让家乡与世界相连——寻力城市全球计划”正式启动,贵州凯里市、陕西耀州区、重庆荣昌区成为首批寻力城市,开启了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的国际交流、产业提升和国际品牌营销。“文化寻力·寻力城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产、学、研、政、金、科的结合,打造国内与国外、线下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平台。项目启动后将着力为地方文化的国际化赋能、赋值、赋路。
王学文表示,未来随着加入文化寻力·寻力城市体系的城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将通过文化寻力的“中国非遗课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共同建立起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平台。
编辑: 李桂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