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念好“水字经” 打好“水经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把那片群山、那缕清泉、那田莲叶、那位姑娘描绘得如画如曲。鱼池镇如今的风光,像极了王维描绘的这幅景象。
走进鱼池镇,蜿蜒而进的水泥路,满目天蓝水青草绿,微风吹动稻田一浪接着一浪,阳光倾洒在十里荷塘里,荷叶上的露珠金光闪闪,池塘边上垂钓的人窃窃私语,石蛙场里蛙声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一幢幢整洁简约的土家吊脚小楼,村民们在家干起了乡村旅游。这个曾经地处偏僻的山村,凭着念好“水字经”,打好“水经济”,把山村的旖旎风光和村民的淳朴风尚,变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
水田村有机稻基地
无机到有机 粮粮结构调整“救活”水稻
水田村的村支书秦华文全家人一共有6亩多水田,今年一分不剩的全部种下了有机水稻。有机水稻的产量明明比传统水稻产量略低,有的村民想不明白,秦华文的“聪明劲儿”去了哪里!但秦华文把自家的水稻田当成个宝。
2016年底,一个叫李万友的人走进了水田村,给秦华文带来了富硒水稻、有机水稻这些他从来没听过的新名词。水田村是全县1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要想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必须要下大功夫、出新招、走新路才行。当时全县上下都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各个村搞农村“三变”改革,秦华文觉得村里该有点新样子了。于是他主动邀请李万友来村里量水质、测土壤。经过了测验、协商,最后达成协议,李万友担任法人的重庆农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先于2017年在水田村流转田地试种100亩,如果产出的水稻品质高、村民跟种意愿强,再通过订单收购模式发展村民广泛种植。
2017年初,重庆农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和村民签订协议,以400元/亩/年的价格流转了水田村村民100亩水田用于种植有机水稻,流转期为5年。4月份,水田村种下了100亩有机水稻示范片的时候,秦华文也从重庆农一家科技有限公司要了些秧苗跟着种了一块田,学着施农家肥、用植保药。收成后水稻晒干当天,秦华文迫不及待地放米下锅,那顿饭吃得他欣喜若狂。“这个米究竟有多好吃?水烧开,米下锅刚开,稻花香味儿就扑鼻而来;再搅动,粥汤粘稠,白白的像奶一样;用勺一舀起,一颗颗米粒亮晶晶的;入口,绵软温和,自然的清香弥漫口腔,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下一口。”那顿饭,秦华文比平时多吃了两大碗,“吃了半辈子的米饭从来没觉得这么好吃”。
2018年,鱼池镇政府和重庆农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商议决定由该公司提供有机稻种子、有机肥、植保药,村民以30元一亩田向公司提供种植保障价;并承诺公司以比市场价高出0.3元/斤且不得低于1.7元/斤的价格收购村民富余水稻;如果秋收遇涝雨,公司可集中用机械收割、用烘干房烘干,解决村民靠天吃饭的困境。
去年尝到了甜头的秦华文,今年把家里所有的田地全部用于种有机水稻,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走村入户等多种形势,广泛动员左邻右舍“变革”水稻品种。今年,只是水田村就种植了有机水稻250亩,再加上鱼池村、金竹村、黄金村、白江村的广泛推广,通过这次粮粮结构调整,鱼池镇的传统水稻已经基本改种为有机水稻了。
“保住了青山绿水,‘救活’了水稻,何乐而不为?”秦华文总是这样问自己、问村民。
游客在生态鱼池闲情垂钓
农旅融合 依水修鱼池建荷塘
鱼池镇的美名有个传说。相传,宋代时期,现场址建有文武二庙,武庙正殿下有天然水池一口,池中有鱼,每年春夏雨季时,鱼随着池水漫出,遂得名鱼池坝。但鱼池镇的镇长付光福却因为这个美名受到过“嘲笑”。“鱼池镇,鱼都没得,怕是名不副实哟!”
好生态引来“金凤凰”。2017年,许多业主听说鱼池镇有发展生态养鱼的打算,纷纷看好这里的好山好水,前来投资养鱼。现在,走进鱼池镇,可以发现在鱼池村小河流边多起了好几口大鱼池,一路蜿蜒进大山深处,一颗小石子扔进去,激起千层涟漪,鱼儿争先恐后往上跃,露出白白的肚子,好一副欢腾的景象。镇长付光福告诉记者,河流边的水田一直备受水涝“亲睐”,每逢涝雨季节,河水涨起来总是把田坎冲垮,种水稻,秧苗被冲走,发展荷田,莲藕连根被拔起。老百姓是费力不讨好。去年,引进业主发展养殖生态鱼,不仅可以付给老百姓600元/亩/年的土地租金,还用石头筑起了田坎防线,保住了村民的田地,也保住了沿线公路免受水灾。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山娇村的“十里荷塘”的荷花含苞待放,随风摇曳,一股股荷叶的清香沁人心脾。“十里荷塘”沿路而种,这条路是通往“重庆最美草场——千野草场”和避暑胜地——黄水镇的主要通道,过往的人,可以沿路欣赏这美丽景色,也可以驻足留宿在村里的农家乐。
“十里荷塘”静养区总面积高达3000余亩,年产藕100万斤左右,荷塘静养区内还建设了300多米荷田木质栈道、8个观光亭、10座观光廊桥,这是鱼池镇靠念好“水字经”打造出的又一个精品。以种植莲藕作为扶贫“造血产业”,村民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养护荷田务工、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等多个途径增收,游客吃住行游娱在荷田之间,这里成为了农旅融合的典范。7月,是鱼池镇的“荷花文化月”,来客可以游于荷田间赏荷,还可以欣赏精彩纷呈的“荷花仙子”才艺表演,参加激情澎湃的活捉美人鱼活动,品尝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全藕宴,狂嗨土家篝火晚会。
鱼池村的贫困户李传生,乘着鱼池镇“一村一园”打造的春风,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改成客房,开办起了“梅园农家乐”。凉爽的天气,美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再加上“十里荷塘”、生态鱼池、有机水稻等“水经济”,佛莲洞、千野草场等著名景区,招引来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只一年时间,李传生就收入了6万元。如今,鱼池镇组建起了“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鱼池分社,像李传生一样的经营主体一共有100多家,大家都靠吃“旅游饭”脱贫致富了!这个名副其实的“鱼池”镇,凭着念好“水字经”,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
记者 游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