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用爱打造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06-05 10:54/本站原创

“校长不是官,只是有了机会可以带领一个团队去关爱和影响更多的孩子。”这是赵明时常说的一句话。

这10多年来,赵明一直扎根农村小学,以校为家,用真情办教育,为农村教育打造出一片蓝天。

“教育不是流水线,面对不同的孩子就像面对不同的艺术品,所谓的良师,只是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感情和时间。”赵明先后在波仑小学、斑竹小学和关溅小学担任过校长,每一所学校,都倾注了他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爱心和真诚。

波仑小学的困难孩子依然是他放不下的牵挂

波仑小学地处安居镇四面村,紧邻合川区的铜溪镇,是我区边远的农村小学之一。前些年,由于地处偏远、校舍简陋、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不少学生纷纷转到合川就读,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区教委几次都准备把该校撤并。撤并,就意味着附近的学生就要到安居小学或白羊小学上学,路途实在太远;不撤并,学校就必须要有全方位的提升来保证学生受到好的教育。撤还是不撤?教委将这个难题交给了赵明。

赵明领奖(资料图)。

走马上任的第一个暑假,赵明天天顶着烈日家访,寻学校管理的病根,与校领导、教师一起商讨学校发展方向。当年寒假,正值春节,他依然天天呆在学校,带领全校教师当起了“义务民工”,将学校的两间危房重新改造,又想办法借来铁床,办起了寄宿制,让大部分留守儿童免除了上学放学路上长途奔波之苦。

看到家庭条件特别差,冬天连一双棉鞋也没有的孩子,赵明心里酸酸的。2012年冬天,在全体老师的支持下,赵明建起了我区教育系统第一个爱心成长基金,他带头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现在,全体老师每年都会慷慨解囊,成长基金也得到镇村干部、慈善会、餐饮协会、赵氏商贸等大力支持,100多位贫困儿童和患重病的孩子都得到了及时帮助。

每年“六一”和元旦,赵明都要邀请家长们到学校体验孩子们的生活,观摩老师们的教学,倾听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建议,给家长发“金点子奖”。学校越办越好,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不少以前转学的孩子都要求转回来,还有家长还慷慨地把自己种的菜送给学校师生一起分享。

赵明和斑竹小学的孩子们一起跳竹竿舞(资料图)。

赵明对几名特别的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爱。一名先天残疾的贫困儿童刘阳,连坐稳都是困难的,更别提走路了。刘阳出生后不久,母亲就抛弃他离家出走了,父亲长年在外地打工,照顾他的奶奶已经80岁了,刘阳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奶奶年老体弱根本背不动他。赵明得知后,决定亲自去背孩子上下学。刘阳家离学校很远,除了要走一长段公路,还得翻过一个两面都是悬崖的陡坡,有恐高症的赵明背着孩子常常手脚并用。后来,赵明自己花钱给刘阳买来了轮椅。回到家后,学校“妈妈爱心团”的成员汤老师还要负责给刘阳辅导功课。

赵明和老师们每天背波仑小学残疾学生刘阳上下学(资料图)。

“妈妈爱心团”的成立,也是赵明的创新之举。全校自愿加入爱心团的女教师分工合作,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式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教委多次将该校的经验做法在全区教育系统推广,有很多外地学校也来学习经验。

用爱为农村孩子续航

2015年年底,赵明因工作调动到侣俸镇斑竹小学担任校长,他依然以校为家,因地制宜将学校打造为竹文化和书法文化有机结合的特色学校,培养发挥学生的才艺。此外,赵明还到处“化缘”,争取慈善爱心人士的资助,帮助学校100多名贫困学生改善了生活、学习条件。

2017年,赵明来到关溅小学。为方便教师办公,消除安全隐患,他带领全体男教师撸起袖子干,在一天之内,完成了五间办公室安置、搬迁;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缺乏训练场地,赵明不怕麻烦,积极作为,亲自带孩子们到关溅中学借场地训练,并于今年年初开展了首届篮球运动会。

无论在哪所学校,赵明都把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关心。赵明在一次家访中得知二年级1班的练超同学一直跟着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迈多病眼睛腿脚都不灵便,家住离学校大约4公里处的山村,老人家每天走路接送孩子,让赵明内心不安。在赵明的号召下,两位教师自发用“爱心车”接送孩子,练超的爷爷奶奶逢人就夸学校好。

“关溅小学老师开车送学生”的消息不胫而走,开车上班又顺路的政府干部、银行员工等得知情况后,只要路上看到走路的学生,都会停车载上一程。当地的家长、群众知道后,都称这些车为“爱心车队”。

一个好汉三个帮,有这样实干的校长,学校的年轻老师也不甘示弱,陈晓宇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陈晓宇是一位体育专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她还主动要求担任数学教学,每天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最近,为了丰富学校学生艺术活动,她发挥自己特长,主动申请当上了学生艺术团拉丁舞团团长,并立下“军令状”:一年内带队参赛获奖,到区里登台展演。陈晓宇告诉记者:“有赵明这样的实干校长,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

面对众多的荣誉,赵明说,他上学时条件十分艰苦,得益于村民们的帮助和老师的辛勤教育,才让他今天有机会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心存感恩。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更多的龙乡孩子因为有了他而成为栋梁。

(文/图 记者 蒋明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编辑:综合新闻编辑部 ]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