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采摘辣椒。
安溪镇金滩村位于我区南部偏远山区。全村以坡地为主,土多田少、水资源缺乏。以前,村民大多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低,基本没有经济产业。2015年,金滩村被确定为全区5个市级贫困村之一。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金滩村一改过去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面貌,村民们正意气风发奔向全面小康。10月23日,记者走进金滩村,实地打探其扶贫攻坚工作成效。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汪、汪、汪……”还未走进金滩村,很远就听见狗叫声。站在山坡上四处望去,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向远处延伸。这是记者走进金滩村时的第一印象。
在12社,几位村民正忙着挖红苕。听到记者说明来意,村民们高兴地告诉记者:“政府出钱修通了各社公路,还把人行便道修到了家门口。现在上街赶场、走亲戚串门,脚都不得沾泥巴。现在的政策硬是要得。”
“要想富,先修路。”记者通过与村民攀谈得知,在2015年前,金滩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路面坑坑洼洼。道路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随行的金滩村村委会副主任卿凌香介绍,扶贫攻坚工作启动后,镇里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按照“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要求,对建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摸排,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因地制宜实施帮扶措施,为整体“越线”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区、镇两级出资,村民投劳,修建全村18个社的村级水泥公路;今年,镇里利用上级资金,完善了所有村级公路,并与进村公路连通,全村道路交通形成环线,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同时,金滩村大力修建人行便道,方便群众出行。目前,全村18个社的村民家家户户修通了人行便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在区镇的大力支持下,村里还启动了农田水利设施、CD级危旧房改造等民生工程,缓解了农业生产用水难和贫困户居住难等问题。
另外,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配备垃圾箱体7个、垃圾桶20个,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水平;改扩建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完善了服务功能。
一路通带动产业兴
随着公路交通逐步完善,金滩村产业发展实现了多点开花。
“金滩村当时有54户建卡贫困户。路修好了,如何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让其他农户增收致富,成了镇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安溪镇党委书记田华说,为此,镇里邀请了市农科院专家来考察论证。专家们认为,金滩村有明显的山地立体小气候优势,可以大力发展辣椒和油茶产业。
为了确保群众有信心、扶贫见实效,镇里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是发展辣椒产业。其具有短、平、快,收期长、产量大,当年栽植当年见效特点。另一条腿是发展油茶产业。采取业主带动、农户自栽、政府搭平台销售模式。
当天,记者看到12社66岁村民唐明詹时,他正在田间除草。前些年,为了给妻子治病,家庭经济一度十分困难。他放下锄头,高兴地带领记者看他家新种的一亩油茶地。
“前几天,我家的几亩油茶采摘了百多斤,村里马上就统一收走了。”唐明詹说,看到种油茶划得着,今年便又种了一亩。
去年12月,镇村干部带着大家参观了永川的辣椒基地。“当地种的辣椒一亩地收入五六千块钱。我们眼见为实,心头踏实了,就安心搞辣椒和油茶了。”唐明詹说,政府大力帮他们,大家就有了“主心骨”,种辣椒和油茶就吃了“定心丸”。
像贫困户唐明詹一样,在镇村的帮扶下,村民积极发展辣椒和油茶产业。目前,全村种植油茶750余亩。其中,业主种植250余亩,其余部分由包含所有建卡贫困户在内的300余户村民种植。种植辣椒112亩。其中贫困户种植19.8亩。以前,村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现在收入已经翻了番。
“私人订制”助力脱贫致富
“帮要帮到点上,扶要扶到根上。”为了落实精准扶贫,安溪镇根据实际情况,还为贫困户“私人定制”了脱贫路子,探索出精细化管理扶贫系统的特色新模式,让扶贫更加精准、有力。
当天,记者在红丰辣椒基地遇到了金滩村第一书记刘剑。他正在帮助建卡贫困户陈昌银采收辣椒,休息时还向陈昌银宣传了区里出台的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离开前,刘剑通过手机将此次帮扶活动的内容上传至精细化扶贫管理系统。
“精细化扶贫管理系统,就是把全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录入系统后,根据每一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并进行动态管理和动态帮扶。”刘剑边操作边说,比如适合发展种植的,就帮其发展种植业;适合搞养殖的,就帮助其发展养殖业;有富余劳力的,就让其在基地务工挣钱。
精细化扶贫管理系统将建卡贫困户分为动态关注类、政策兜底类、助推攻坚类,由扶贫干部逐户录入帮扶贫困户的家庭信息、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等20项基本资料,并每月动态上传帮扶措施、帮扶记录、贫困户收入信息、入户现场图片等4类信息,让帮扶轨迹全程留痕、一目了然,倒逼帮扶责任落实。
“目前,金滩村45户建卡贫苦户已通过各类扶贫措施实现了脱贫。”田华说,下一步,镇村还将在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上下功夫,带动更多村民全面奔小康。
(记者 冉若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