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坚守脱贫第一线真情铺筑致富路记三台村第一书记杨昉炜

万盛日报2018-10-11 11:54

金秋时节,走进金桥镇三台村,微风轻拂,桂花香气扑鼻而来。这里道路宽阔,民居整洁,村民生活殷实富足。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村民淳光泽说:“如今的好日子,还要感谢咱们的杨书记。”

村民口中的“杨书记”,就是三台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杨昉炜。3年前,杨昉炜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来到了金桥镇三台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以村为家,用一腔热血为民服务、为民尽责,为三台村如期脱贫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走家串户

做群众的“贴心人”

“刚来那会儿,眼前的景象让我吃了一惊。”杨昉炜说,那时的三台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没特色产业、没集体经济、没旅游资源、没工业带动,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同时,今年34岁的他还曾面对村民的质疑:“这个从城里来的小伙子熟悉农村吗?年纪轻轻的,能带领我们脱贫吗?”

三台村最初确定的扶贫对象有66户,怎么摸清其真实家庭情况呢?2015年8月18日,杨昉炜上任三台村第一书记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家串户,掌握村情民意。

“大妈,我叫杨昉炜,从现在开始驻扎在咱们三台村了,以后有啥事随时找我,您也是老党员,以后还得进一步支持村支部的工作哟。” “大哥,我是三台村的第一书记,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我把您的手机号先存好,也请您记下我的电话号码,咱们经常联系。”……

一个月时间,杨昉炜就把三台村的每户人家都走访了一遍。每家多少人、有哪些收入来源、子女在哪儿工作、经济条件如何、需要解决哪些困难,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印在心里。

“我们和杨书记都很熟。”三台村前进村民组村民向宗合佩服杨昉炜的“脚力”:挨家挨户地串门,嘘寒问暖拉家常。这样一来,三台村的情况,杨昉炜摸得清清楚楚。

因户施策

做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现在,下雨刮风都不用担心房子塌掉了,半夜也不用起来接漏雨了。”住进新房的三台村太平村民组村民余宗珍感慨地说。余宗珍改建后的新房,宽敞明亮,堂屋里的家电、家具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但摆放得整洁有序,余宗珍十分满意。

余宗珍说,以前,她居住在土坯房里,墙体撕裂成缝,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再加上她丈夫去世得早,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又身患疾病,家里一贫如洗,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昉炜通过走访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立即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政策帮扶,为她申办了3.1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同年底就帮助她完成了房屋改建。

考虑到余宗珍无收入来源,杨昉炜还帮她申办了低保,减轻了她的治病负担。得知她有发展养殖业的意愿后,杨昉炜还买来两头仔猪送给她。

如今,70岁的余宗珍除了每天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还养了土鸡土鸭,日子越过越好了。“多亏了杨书记,我不仅脱了贫,还住上了新房。”余宗珍说起现在的生活,止不住赞叹杨昉炜对她的帮助。

村民张明全因学致贫,为帮其脱贫致富,杨昉炜多次和张明全一起制定脱贫计划。2015年底,在杨昉炜的帮助下,张明全通过发展养殖业顺利脱贫。今年,当杨昉炜得知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申请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后,第一时间想到了张明全。张明全在听取了杨昉炜的建议后,申请了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三台村下辖5个村民组,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对此,杨昉炜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户一计划、一人一措施的精准扶贫方案。会种瓜菜的,就帮他们领来瓜种菜苗;会养家畜的,就资助猪牛鸡鸭幼崽;啥都不会的,就请来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在杨昉炜的努力下,三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因地制宜

做产业扶贫的“助推员”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其早日致富。”杨昉炜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如何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呢?发展产业是关键。为了尽快找准全村脱贫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杨昉炜与村两委干部经过调研分析,决定将产业扶贫作为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针对村里大片荒废的山坡,引导村民们利用荒山荒坡广泛发展李子、蜜柚等特色经果林和蔬菜种植业,夯实脱贫增收的基础。

说干就干,杨昉炜和村里一边多方协调、筹集资金,一边带领村民对荒山进行垃圾杂草清理。很快,村里便注册成立了以“农户 集体”为经营模式的万盛三台竹笋专业合作社。

为鼓励村民参与种植,杨昉炜与村党支部为贫困户提供选种、施肥、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支持。在技术方面,还联系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到村里统一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分享种植经验。

如今,在杨昉炜的带动下,三台村已发展李子、蜜柚等特色经果林540余亩,种植蔬菜500亩,该村渐渐走出了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窘境。

“心真不真,事办得实不实,村民一眼就能看出来。”杨昉炜说,帮扶不仅要“输血”,更要“自我造血”,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的收入才能有保障,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刘亚兰)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