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检察院借力司法社工服务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一对一帮教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陈波 编辑 商宇)铺满桌面的彩色小人偶、城堡模型、花草树木,还有一个沙盘模型,这一切仿佛是童话故事的场景。8月21日,当15岁的王晓孟(化名)走进永川区检察院心理咨询室时,之前耷拉着眼皮的双眼,突然明亮起来。
王晓孟是永川区的一名中学生。去年6月,王晓孟与另两名未成年人因无钱,共同在永川区某小区售房部门口路段,抢走了三位受害者一部价值1540元的苹果5S手机。今年3月,王晓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1000元。
▲永川区检察院心理咨询室内,心理咨询师正在对犯罪未成年人王晓孟(化名)进行心理辅导。记者 齐岚森 摄
永川区检察院办理该案后,一直密切关注王晓孟,发现他缓刑期间虽然循规蹈矩,但心理状态不好。
原来,王晓孟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前两年他的哥哥也意外离世。亲人的相继去世对王晓孟打击很大,加上父亲重组家庭后也是怨言不断,导致王晓孟自暴自弃。
“应该说,这个孩子一时糊涂犯罪,也和这种曲折的经历关系极大。”永川区职教中心心理健康教师李方珍,是受检方委托前来为王晓孟进行心理辅导的二级心理咨询师。
▲永川区检察院心理咨询室内,心理咨询师正在对犯罪未成年人王晓孟(化名)进行心理辅导。记者 齐岚森 摄
李方珍给王晓孟提供了一套沙盘和一大堆的模型,让他按自己的想法构建一个世界。已是少年的王晓孟短暂腼腆后,还是忍不住开始搭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十几个跪姿射击的兵人、突兀出现的狰狞恐龙……小小的各种玩偶模型,在王晓孟手中一点点被充实进沙盘,孩子的脸色如常,李方珍的眉头却拧了起来。
“这说明这孩子有着很深的不安全感,并且对自己不满,同时对现实有愤怒情绪。”事后,李方珍表示,结合王晓孟回归学校后,自认为遭受到同学老师偏见的感受,她逐步采取积极情绪培育技术,逐步唤醒积极向上的真我,引导其处理负面情绪,并为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接受过心理辅导后的王晓孟走出心理咨询室时,自己都说心情舒缓多了。
事实上,这是我市探索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帮教转介机制的一个尝试。市检察院已与相关公益基金启动联合试点,通过公益基金购买司法社工服务的方式,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帮教矫治等一对一的帮教服务的方式,着力解决检察机关人手不足,对于相关社会帮教工作难以面面俱到的难题。
“通过这一试点,希望未来都能让迷途的孩子找到人生的坐标!”永川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