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这个农村家庭出了两名研究生 乡邻都为他们点赞

永川网2018-10-19 17:23

这个农村家庭出了两名研究生 乡邻都为他们点赞

本报记者 钟 梅

在吉安镇向前村锁口丘村民小组,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农村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20多年来倾其所能,供两个孩子上学。如今,不满足现有知识的姐弟俩,先后考上了广西医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

一个家庭出了两个研究生,这在当地成了乡亲津津乐道的佳话。这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诀窍呢?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个家庭。

秘诀一:教导姐弟从小养成诚实品格

10月12日下午,沿着向前村一条乡村公路,记者一路打听,轻松找到了村里两位研究生——邓德丽、邓德宽姐弟的家。

在邓家房屋一侧的水田里,一位70多岁、穿着防水裤的老大爷正提着水桶捞水田里的浮萍。上前一打听,才知是姐弟俩的爷爷——邓光成。

在邓光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邓家。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这些年培养两个大学生、研究生,家里的条件应该不是很好吧!”跨进邓家院门,这个想法立即被眼前的场景给予否定:院内干净宽敞,一楼一底、贴着瓷砖的楼房很是漂亮。

堂屋左侧,一张张贴满墙壁的奖状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也让这间堂屋瞬间蓬荜生辉。

谈起孙女孙子的成才之路,坐在堂屋圆桌旁的邓光成(74岁)、谢照容(68岁)老两口谦逊地说没有什么独特的教育方法。

邓光成说,他有一儿两女,读研究生的孙女孙子是他大儿子邓先奇的子女。为了让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一些,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在孙女和孙子满一周岁后,他们就接过抚养孙女孙子的重任。

“孩子学习好是一方面,但关键是怎样做人。所以,做人一定要本分、诚实。”邓光成认为,教会孙女和孙子做人是最重要的。在姐弟上小学时,他又教育姐弟要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要跟人家吵架角孽。

回忆起邓德丽、邓德宽姐弟小学、初中、高中生活,邓光成面露喜色。他说,姐弟俩都很听话,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村里,他俩与同龄人没有发生过过节,这点让他很满意。

秘诀二:教育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

家有黄金万贯,不如知识在手。

谈起这些年两代人支持两个孩子读书的动力,邓光成说,一直以来,他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在儿子读书时,他就希望儿子通过读书能跳出“农门”,可惜儿子没能如他所愿。

姐姐邓德丽勤劳好学,弟弟邓德宽天资聪明。邓光成说,自己是小学文化,儿子初中文化,对于孙女孙子的学习,他们都帮不上忙。

“世上的成功是用血汗换来的,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事。”爸爸妈妈常年不着家,邓德丽、邓德宽姐弟俩成了留守儿童。看到父母为了儿女的未来努力在外拼搏,姐弟俩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奋发上进,用知识改变命运。

虽然邓先奇夫妻知道儿女在家很听话,学习也很自觉,但每次回家短暂的团聚,邓先奇夫妻都会反复叮嘱儿女要好好念书。

“只要你们读得起,我们就是再辛苦也要让你们读下去。”正是邓先奇夫妻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姐弟俩: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各科学习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秘诀三:两代人倾其所能供养孩子

为了照顾在吉安小学读书的孙女孙子,邓光成、谢照容把家搬到吉安场自己三女儿那里,照顾姐弟俩的生活起居,周末再回到农村的家。

在姐弟俩读高中、大学时,邓家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为了减轻儿子儿媳的压力,每年春播栽秧时,70多岁的邓光成独自撑起年迈的身体,一个人用整整3天时间栽完家里3亩水稻。

邓德丽大学毕业后,在永川妇幼保健院找到了工作。去年12月,不满足于现状的她参加了广西医学院研究生考试。今年4月,得到录取通知书的邓德丽决定辞职去广西南宁读研。

今年8月,邓光成再次接到孙子邓德宽的喜讯: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邓德宽将继续在哈工大读研究生。

能够读完大学,这是邓家两代人对两个孩子的期待。如今,姐弟俩已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期望。

“不管两个孩子的学业有多远,我们都要一直供他们读到毕业。”邓光成说,前几年,儿子回家修院坝外的堡坎,不小心把腰伤到了不能做重体力活,因此找的钱也没以前那么多了。儿媳前年查出子宫肌瘤,也只能在近处打工了。

“我们祖祖辈都是农民,几辈人都没怎么读过书,所以特别希望后代能好好学习,成为有出息的人。”对于邓家倾力供养孙女孙子读书一事,邓光成道出其中缘由。

邓光成一家辛勤的付出,赢得了附近乡邻的尊重。在邓家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只要一提起这个家庭,乡亲们都会树起大拇指夸赞。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