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宋代重庆主城居民生活环境原来是这样

重庆客户端2018-05-24 10:30

考古发现的鸿雁胸骨。

考古发现的小褐菊头蝠下颌骨。

考古发现的四川短尾鼩下颌骨。

考古发现的黄胸鼠下颌骨。

家门口是茂密森林,鸿雁从头顶飞过,四川短尾鼩让老鼠闻风丧胆,黄胸鼠与居民相伴而栖……这幅与今日重庆主城居民日常生活迥异的画面,却是宋代重庆主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写照。日前,重庆师范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与科技考古实验室对老鼓楼衙署遗址发掘出的动物骨骼、遗骸进行深入研究后,推测了距今近800年的重庆城区居民的生活场景。

这些“小骨头”很有价值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渝中区望龙门街道(现朝天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紧邻修复中的巴县衙门旧址。2010年4月以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2012年,老鼓楼衙署遗址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此次考古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共600多件,全部由重庆师范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与科技考古实验室有关专家深入研究。

5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重庆师范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与科技考古实验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研究修复鸿雁、翼手目、四川短尾鼩和黄胸鼠骨骼。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第四纪研究》上。

重庆师范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与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武仙竹教授向重庆日报记者独家披露此次动物考古取得的研究成果。

鸿雁胸骨标本表面发现弋射痕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描写鸿雁生死至情的诗词人尽皆知。可是,鸿雁的骨骼长期以来在考古中都没有被发现。在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过程中,竟出土了18件鸿雁骨骼,这是我国考古工作中第一次发现鸿雁骨骼。

据介绍,这批鸿雁骨骼,以及遗址中发现的其他动物骨骼,全部出土于老鼓楼衙署遗址的宋代景观池中。在3件鸿雁胸骨标本表面,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了弋射的痕迹,这也是首次从动物骨骼上获取到中国古人弋射活动的直接证据。

武仙竹分析,上述发现证实鸿雁在重庆历史上曾广泛分布,是古人喜爱的肉食资源之一,对认识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古居民生活环境背景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小褐菊头蝠证实宋代重庆主城植被茂盛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城市遗址考古中,此前从未有翼手目研究材料的报道。直到老鼓楼衙署遗址2件小褐菊头蝠下颌骨标本的发现。

据介绍,动物学界曾认为小褐菊头蝠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一种东南亚小范围的区域性物种。而老鼓楼衙署遗址小褐菊头蝠下颌骨标本的发现,证实当时重庆主城区原生植被繁茂,自然水域较多,并很少受到人类干扰。武仙竹说,这一发现对讨论该动物演化历程,以及分析中国南方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宋代已存在黄胸鼠与人类共存现象

相较于鸿雁和蝙蝠,四川短尾鼩这一哺乳动物对人们来说很陌生。在老鼓楼衙署遗址中,发现了1件保存完好的四川短尾鼩左下颌骨。

有关资料显示,在西南城镇环境中,四川短尾鼩是个体数量最多的小型哺乳动物。这种动物智商高,能巧妙避开灭鼠药;对人类有益,主要以蚊子、蟑螂等为食;比老鼠“彪悍”,让老鼠“闻风丧胆”。

重庆师范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与科技考古实验室认为,老鼓楼衙署遗址中四川短尾鼩标本的发现和研究,对研究该动物适应人类城市环境、分析古代城市生态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老鼓楼衙署遗址中,还发现了1件保存完好的黄胸鼠下颌骨。

黄胸鼠作为我国三大家鼠之一,其食量大,并且携带多种病菌。因此,研究历史时期黄胸鼠与人类伴栖情况,是了解古居民生存环境和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之一。“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出土的黄胸鼠骨骼,是我国考古材料中第一次发现该动物遗骸。它反映我国宋代南方城市环境中,已经存在黄胸鼠与人类伴栖、共存的城市生态。”武仙竹说。

据了解,老鼓楼衙署遗址动物考古领域成果仍将陆续公开发表。

来源:重庆客户端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