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客感受李子坝“轻轨穿楼”的独特魅力
洪崖滴翠、字水宵灯、佛图夜雨……巴渝美景,美不胜收;渝中美景,得天独厚。得益于山城江城的特殊地貌,过江索道、上街扶梯、穿楼轻轨等立体交通工具,在方便山城市民出行的同时,也给外地游客带来了独特的魔幻体验,成为重庆新的靓丽风景。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端午小长假里,李子坝“轻轨穿楼”再次火遍朋友圈,成为继长江索道、皇冠大扶梯之后,外地游客了解渝中,感受重庆魅力的又一打卡点。
记者从区旅发委获悉,为进一步展现“网红”李子坝“轻轨穿楼”风采,让市民、游客有更加安全、舒适的观景环境,在市城乡建委的支持下,我区将从修建观景平台、优化交通组织、增加标识标牌、增派志愿者等方面,全面提升景点品质。
新建观景平台
预计8月完工
“轨道高耸在半山腰,轻轨直接从房子里穿过去了,太神奇了!”端午节期间,一名来自江苏的游客和她的同伴,一边寻找最佳拍照角度,一边惊叹。
轨道2号线李子坝轻轨站是全国首例“穿越”设计轻轨站,站点和楼房于2000年同时动工建设,二者之间间隔了20厘米。轻轨和楼房虽“互为邻居”,但运行10多年来互不干扰。居住在轻轨站11楼的王大姐告诉记者,她入住这里11年来,几乎觉察不到轻轨的噪声。
“早就听说重庆单轨跨座式列车技术全国一流,今天从临江门坐2号线到李子坝,不仅欣赏了江景,还见证了‘轻轨穿楼’,确实长见识了,重庆的轨道技术,我服!”来自贵州大学的一名学生在他的微博上写道。
李子坝轻轨站工程总负责人、结构设计师叶天义告诉记者,轻轨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设备,车轮为充气体橡胶轮胎,并由空气弹簧支持整个车体,运行时噪声远远低于城区交通干线的噪声平均声级75.8分贝。
或许是穿楼而过的视觉体验让人惊叹,又或许是先进科技水平的魅力让人折服,李子坝“轻轨穿楼”在五一节爆红之后,越来越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每天前来李子坝正街人行道上“打望”的游客络绎不绝。
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心的观赏环境,我区于今年5月中旬启动了李子坝观景平台修建工程。该观景平台位于嘉陵江滨江路嘉陵新路和桂花园路交汇处,是观看“轻轨穿楼”的最佳位置,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好后面积达800余平方米,能同时容纳旅游大巴6辆、游客约5000人。(下转3版)(上接1版)
观景平台应急抢险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肖长红介绍,目前,平台正在紧张施工中,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已完成80%左右,下一步的钢结构安装和地面铺装工程大约还需要50多天的工期,预计8月份可以完工。
“考虑到前来参观的人群以90后为主,观景平台的风格也以自然明快为主,内设旅游大巴落客区、拍摄广场平台区、玻璃栈道观景区、步行通道四个功能分区。”区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完善配套设施
提升旅游参观品质
随着李子坝“轻轨穿楼”的持续走红,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史迪威博物馆等景区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为了让每一位前来渝中游玩的游客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修建观景平台的同时,渝中也着手启动该区域的综合提升工程。
目前,大多数游客都是选择乘坐轨道2号线前往李子坝,针对这一情况,区交管部门将通过增设红绿灯来满足轨道2号线A出口游客到观景平台的过街需求;针对团体游客,将通过设置双向旅游大巴临时停靠点,减少大巴对现有交通的影响。
交通环境改善了,客流量增加了,如何才能留得住游客呢?区旅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的要求,我区将充分挖掘李子坝地区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加快李子坝传统风貌区打造和滨江亲水区建设,通过新建连接步道、增设标识标牌、灯光指引等方式,将观景平台与李子坝公园、史迪威博物馆、三层马路、鹅岭二厂等景点串联起来,丰富游客旅游体验,进一步提升旅游附加值。
“游客越来越多,为民宿、文创、餐饮店带来了发展良机,但大量人流涌入造成人车混行的情况很普遍,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上清寺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李子坝“轻轨穿楼”爆红以后,街道除了在加大对该地城管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定期组织新都巷社区、桂花园社区交通志愿者和平安志愿者前往现场,提供文明劝导、治安维护、服务咨询等服务。目前,该地区的观景平台、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施工进展顺利,现场旅游秩序良好。
“重庆的志愿者太热情了,给我们推荐的梁山鸡和茶泡饭等特色美食都特别好吃。”天津高三学生陈菁告诉记者,行程里原本没有李子坝,她是看到网上的宣传片才来的,这一趟绝对是意外之喜。等配套设施完善了,她还会带家人一起来参观。
记者黄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