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扎心规定:一周陪孩子不足12个小时不能当爸爸......
作者 | 金豆妈妈
最近开播的《奇葩说》第五季,第一个辩题就引发了热议:
父亲一周陪伴孩子不足12个小时,是否应该取消爸爸的称号?
在我看来,当然不能。
但听到正方的一番话,我却几度飙泪。
颜如晶说: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电视剧,从1集到20集。
你不看,却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
我怎么告诉你?谁能告诉你?
连续剧不看可以补,但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
不看,就永远看不了了。
很多时候,父亲有各种理由证明自己很忙,忙着陪客户、陪领导、陪朋友、陪同事,却唯独忽视了给孩子的陪伴。
孩子是研究父母的专家, 能清楚地感知到父亲的爱有多重。
也许在父亲眼里,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这个家。
但在孩子的眼里,爱和陪伴紧紧相依。
时间是爱的刻度,质量是爱的精度。
工作永远忙不完,而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
当父亲功成名就时,却发现一切面目全非。
孩子早已长大,不再是那个你想陪就能陪的小孩。
你们之间的疏离、陌生、隔阂,很可能会伴随终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第一私人助理文森特·福斯特,曾提醒世人: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将长大成人并离开你的身边。很幸运我们拥有很多和孩子一起读故事、钓鱼、玩游戏的机会。
所以,尽量不要失去其中的任何一个机会。
如果说父母真的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那就请爸爸们做一个负责任的观众。
做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爸爸
有一个名为《取款机爸爸》的短片:
小女孩彤彤对爸爸的记忆仿佛就是那台提款机。
她曾无数次幻想爸爸陪她骑车、荡秋千、写作业、讲故事……
然而,这一切都是梦。
除了钱,爸爸什么也没有给她。
彤彤知道,爸爸是天底下最辛苦的爸爸,即使过年,也因为太忙而无法回家。
但她最渴望的,还是抱抱爸爸,亲亲爸爸。
她不断在心里呼唤:
童年只有一次,爸爸,陪陪我!
父爱如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你好,爸爸》中,凯叔曾说,再忙他都要赶在女儿睡前回到家,为她按下「凯叔讲故事」的按钮。这是属于他们之间的仪式感。
包贝尔自从有了女儿饺子,每次收工就匆匆回家,不管多晚,一定要回到家里睡,饺子第二天一起床就能看见他。
孙云晓说:没有被感知的父爱对孩子没有影响力。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说有笑的爸爸,而不是一个躲在金钱背后,藏在电话那头,遥不可及的模糊样子。
翻看邓超的微博会发现,除了工作,他谈论最多的就是一双儿女。
给小花扎小辫,背着等等去逛街,到儿女们幼儿园讲故事,为了搭雪屋,自己冻成狗……
就像他「自诩」的:父爱如山。
等等、小花对他的「虐」,正是反哺给他的爱。
《世界需要父亲》一书中谈到:6岁孩子心目中的上帝形象通常来自于对自己父亲的印象,而看得见、摸得着的「上帝」正是孩子所需要的。
孩子给的不仅是「爸爸」这个称号
最早知道陈小春脾气火爆,是因他常和媒体冲突,甚至大打出手。后来听闻他童年经历的不易,才有所理解。
他出生于一个及其贫寒的家庭,贫寒到为了生活,卖掉了他最小的弟弟。
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干活打工,吃尽各种苦头,还曾被父亲用铁链锁在家里。
有了Jasper后,他自然也是一副「严父」的模样,耐心不足,暴躁易怒。
在节目中,常对儿子发脾气。
但出人意料的是,Jasper总是用他的「柔情」来「征服」老爸。
那一句「Can you stop angry now?」让陈小春泪崩。
不论爸爸多过分,Jasper都说「没关系,我愿意每天、每天都和你做好朋友」。
当爸爸自责是坏人时,Jasper立刻更正「你是一个好人」。
在爸爸为他洗脚时,拉着爸爸的胳膊说「谢谢你,爸爸」又让陈小春红了眼眶。
孩子用纯真而美好的爱,疗愈了这个童年缺爱的爸爸。
陈小春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孩子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也爱上了陪伴这件事。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变身成了一个敢于表达爱的老公、父亲,甚至还有一点幽默。
陪伴,不仅仅是父亲给予孩子的,也是孩子给予父亲的一次机会。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男人能够得到二次成长。孩子让父亲看清自己,实现自我和解、自我疗愈,让人生更完整、更豁达、更幸福。
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前段时间,表哥和我说了一件事:
周六一大早,他推了所有工作,打算帮女儿辅导作业。
第一项就是报听写。20个拼音,错了10个。
女儿垂头丧气地说:「每天在学校听写我都是倒数几名。」
表哥耐下性子,试图安慰:「没事的,你很聪明。」
女儿:「我很笨。」
表哥:「我的女儿是最聪明的。」
女儿:「不,我最笨,全班最笨。」
表哥:「怎么能这样说自己呢?我都说了你很聪明。」
女儿掩面大哭起来:「我都说了我很笨。」
后来,表哥被「请」出了房间。
他很郁闷:「我只是想鼓励她,但她一点都不领情。」
的确,表哥是个「空中飞人」,工作非常忙碌,对于女儿的学习生活,一点都操不上心。
这次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想陪陪女儿,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
表哥看似努力想和女儿沟通,但他并没有和女儿一起解决任何问题,更没有触及女儿真正的感受,还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期望女儿接受和服从。
像表哥一样的父亲,可能不在少数。
其实,高质量的陪伴是建立在有效沟通之上,才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父亲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孩子的内心,一定要先学会倾听。
用一颗平静的心去倾听孩子,孩子才会觉得你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
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父亲才能
在该表扬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找到解决办法;
在孩子犯错时,有原则地批评他。
孩子和父亲最好的沟通状态是:他愿意说,你愿意听。
好父亲不仅是付出时间,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
不论是读书、旅游、游戏,只有进入彼此的世界,才会产生共振。
电影《如父如子》里,有一段两位爸爸的对话:
——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只有我能做的工作等着我去完成呢!没有时间陪孩子。
——父亲也是一个只有你才能完成的任务啊!
每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父亲。
这个父亲无可替代。
无论多忙多少困难,陪伴孩子也是你的责任。
当你对孩子无暇顾及,你有一天也会在孩子的生活中若有若无。
当你习惯于用金钱来代替陪伴,孩子也必将用金钱给你养老。
当你从不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孩子也必将离你而去。
不是他们无情无义,而是习惯使然。
有人说,
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
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
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陪着孩子长大。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陪着父亲变老。
-END-
作者:金豆妈妈,一枚职场二胎妈妈,带着诚意,用文字记录育儿路上那些事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凯叔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