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过原生态山村生活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5月21日,新闻1+1北碚小分队正式出发,前往北碚区虎头山上进行采访。

到了歇马广场,我们坐车上虎头山。司机师傅介绍到,往返镇上和山上的客运车每一个半小时一辆。山路蜿蜒曲折,时不时一个弯道让车里的几人惊呼连连,司机师傅笑称这些弯道他都已经习惯了。自从虎头山发展旅游经济以来,除了包车游,还是自驾游的游客,都要走这条山路。从歇马广场到山上农家乐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城镇景观逐渐转变为绿树成荫、空气清爽的山林景观。

车在虎头村村民委员会门口停下。走进林果园,我的第一感觉是:臭。村委会右侧即是大片的果蔬种植园。虎头山致力于建设生态村,有机农家肥也被大量使用。在周老师带队下,队伍先和虎头村党支部书记王久元进行了交流。

从当天下午开始,15人的队伍分成了三个小组。2017年,虎头村申报“全国文明村”成功。根据王久元书记提供的这一线索资料,我们小组留在山上,负责采访虎头村宗族文化的传承。

对于这个选题,最初我不知如何下手,但也很好奇。我是农村户口,但家乡和城镇生活方式却已经很接近。每户按照自己家庭的生活作息关门闭门,乡村文化景观如宗族集会等已衰落。那么,虎头村是如何进行宗族文化的代代传承的?有哪些寻根之路?虎头村共有的文物,不同氏族如何进行维护?这些疑问,在没有爬山、过河找寻虎头村老辈获取答案之前,始终未解。

虎头村有两个大姓:王氏和汪氏。我们主要采访对象——王久善和汪学友两位老人,分别出生于1939年和1945年。

狂风大作,夏雨滂沱,山路陡峭,莹绿色的树叶上洒满了雨水,由于大雨,原本20分钟左右的山路,被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山路是近几年当地村民合力重修的,一半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一半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采访当天,村内王家的王久善老人正在天台山上的天台寺看守寺庙,这一看就是十多年。每天,他往返寺庙与家之间,我们走过的山路,他每五天都要走一遍。到了庙里,墙上贴着“每客斋饭十圆”的标识。老人年老耳鸣,和他对话要重复两三遍,他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问他,为什么要一直在山上看庙?他说,寺庙从几百年前就有了,看护老祖先的文物一直是族人的传统,不能不守。午饭期间,他带我们进了厨房,厨房再往里走一间就是卧室。老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十分简陋。房间内阴暗潮湿,房顶一根黝黑的电线垂下来,吊着一个白色的灯泡,开了灯,屋里亮堂了些。墙根堆了些木柴,房内桌上放着一个电磁炉。老人煮饭通常都是用屋内的一口土锅,用砖砌成方方正正的灶台,放上一口大铁锅,烧着秸秆柴火,就能做出香馥馥的饭菜。他热情地为我们准备了土豆、青菜和豆角,还特意拿出豆瓣酱,让我们调味用。一餐山间简食,两个小菜、一碗米粥,我们和老人都吃的很满足。

1.jpg

图一  小组爬山路

2.jpg

图二 王久善老人

3.jpg

图三  午饭之一炒土豆

采访汪学友老人是分三次进行的。三次采访,老人没有丝毫不耐,每次都细致地解答我们的疑问。老人曾是汪家清明会的会计和公益主任,每届清明会的举办,他都无偿组织和服务。为了记录虎头村各地点文物遗迹,他带着干粮、独自一人上山下山,用相机拍下每个地点;走访璧山、沙坪坝多个地方,探求虎头村不同时期的故事,记录下了上万字的村史。老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以想见其中的波折。老人的书桌上,一本《新华字典》已经翻得破旧,老花镜也掉了一条眼睛腿。节俭、寻根、毅力,是汪学友老人给我的启示.。

4.jpg

图四  汪学友老人

5.jpg

图五  汪学友老人手写村史掠影

6.jpg

图六  汪学友老人住宅

毫无疑问,这是大学期间我遇到的一次颇为艰苦的采访经历:联络关键采访对象的难处,外省同学与本土重庆方言的交流障碍,风雨天上山下山的艰苦,整理琐碎材料的繁杂工作……这些大致可以概述采访期间我们一行五人遇到的困难。但是,他却十分值得纪念。经济发展起来了,文化也需要跟得上进度。在维护宗族文化的道路上,山村里的这些老人所做的工作是不为外人了解的。即便这样,他们可以默默做十多年。文化的根在山间,老人们也让山间充满了爱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守望。村里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收集箱,这是经济发展的成果;村里人出门不锁家门,这是每一个姓氏的村民认同、共同维护宗族文化的成果。过原生态山村生活是种安心、温暖、方便的体验!

文/刘佳慧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