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数字山东”“数字青岛”部署要求,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立足于政务服务数字化供给与用户需求的高度适配,着眼于材料提报、资格认证、审批审核、档案归档及事后监管等审批全流程,优化外部流程,重构内部流程,数字赋能创新打造“5+”全链条智能审批新模式,全面提升审批质效。
推行“零材料+自动获取”申报模式。“我们在青岛市选取了一批高频、简单事项开展‘零材料’办理改革,以‘凡是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全部免于提交’为原则,通过信息共享复用,申请人只需确认系统自动获取的内容无误,即可在线完成事项申报。”市行政审批局数字平台建设处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岛市涉及社会组织、卫生许可、医疗保健等12个领域199个高频事项实现“零材料”申报,其中“施工许可证核发”在全国率先实现“零材料”办理,企业提交材料从原来7项减少到0项,填写字段从原来的92项减少到70项,缩减比例达76%。
推行“区块链+远程刷脸”认证模式。针对审批过程中专业资格人员经常异地出差、身份认证难度大、认证周期长等问题,市行政审批局创新上线“区块链+审批授权”远程刷脸认证服务,将原来需要“窗口办”“交原件”的专业资格人员认证过程,变成“线上办”“远程办”“链上存”,企业可7×24小时随时随地完成授权,全程留痕可追溯。到2021年12月,累计为青岛市1657家企业提供了6245人次的“链上审批”服务,有效减少企业群众跑腿近万次。
推行“不等待+智能审核”审批模式。在前期减材料、优环节的基础上,青岛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智能办”改革,为企业群众提供“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服务,将原来需要人工审核审批的业务,变由系统通过智能研判后自动作出审批决定,全程无人工干预,实现“人脑审批”向“电脑审批”转变。目前,全市涉及人社、公积金、建筑、社会组织等22个业务领域413个高频事项实现“智能办”。以“建筑业企业资质(简单变更)”为例,自实现“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以来,无人干预模式办件占比达到73.8%,受到了市场主体一致欢迎。
推行“自动化+在线归档”服务模式。市行政审批局针对行政审批一线业务档案归档繁琐、重复工作量大、纸质档案不易保存等系列问题,借助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制证环节自动提取业务过程关键信息,自动录入模板,加盖电子签章,形成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并打通与档案部门的档案线上传输渠道,实现在线自动归档。“现在我们只需要在系统中提前配置关联好需要在线归档的事项、材料目录,业务办结后即可完成在线归档,无需二次整理纸质档案,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服务三处工作人员介绍道。
推行“自动推+审管联动”管理模式。对于审批、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在业务信息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时差”问题,市行政审批局上线“审管一体化平台”,将申请材料、办理意见、电子证照等主要审批业务信息自动推送至对应监管部门账户,工作人员可即时在线认领查看,并在监管过程按需共享使用,也可依托该平台随时发起线上会商、组织联合踏勘、反馈意见建议,提高协同效率。平台上线以来,实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等20个监管部门的审管互动,涵盖449项审批业务,互动次数达4.4万余次,审管实现高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