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提起长城,不得不说我国绵延两千余年的长城修筑史。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几乎可以找寻到历史上各个朝代修筑、技术迥异的长城遗迹,因此,宁夏又被誉为“中国长城博物馆”。
纪录片《守望长城》分别从宁夏长城的修复保护、价值延续、时代精神等方面入手,通过长城这一重要文物载体,辅以民俗、饮食等文化元素,以及长征等历史事件,突出长城所承载的伟大精神,深入挖掘长城与人的互动,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精神,提振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讲述砥砺前行的岁月篇章。
据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的纪录片《守望长城》于12月10日-12日晚21:20在CCTV-10播出。
回望历史 重温精神
纪录片《守望长城》共分为《长城明月生心上》《长城内外是故乡》和《长城峥嵘铸脊梁》三集。其中,《长城明月生心上》聚焦古长城的保护与维修,节目以一天的时间为轴,记录了学者、团体、个人、政府等不同主体保护长城的一系列行为,揭秘宁夏境内极具特色的长城修筑工艺,引发对于长城文物遗址保护的关注与思索。《长城内外是故乡》着重追溯长城与宁夏开发的关联,诠释长城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延续做出的重要贡献。节目以整个夏季的节气为时间轴,依托故事主人公,讲述长城与引黄灌区齐头并进的历史发展脉络,演绎“长城”与“黄河”这两大中华民族的象征,呈现当代“塞上江南”的新时代风貌。《长城峥嵘铸脊梁》围绕长城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展开,通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征诗篇,白芨滩缔造“治沙长城”,闽宁村现代化建设等事件,体现长城在中华民族构筑精神家园进程中起到的象征意义。
该片以“中国长城博物馆”为场景,在展现雄浑历史遗迹、壮美塞上风光的同时,呈现了长城这一中华瑰宝的深远影响、博大内涵与无穷魅力,带领观众徜徉在“长城博物馆”中,看长城身上落满的文明印记,听长城背后堆叠的中国故事。
实地调研 创新细节
为了更好地呈现中国长城的样貌和历史文化背景,策划团队历时四个月翻山越岭、深入戈壁,跨越宁夏三千公里进行实地调研采访,记录土夯、片石干垒、包砖加固等姿态各异的长城影像,也采撷下了鲜活饱满的人文画面。纪录片采用“故事性”的叙事方法,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从人物和历史故事中延展开来,深入挖掘细节故事,节奏张弛有度,音乐恢宏大气,并穿插穿雄浑壮美的画面场景,展现不同时期的长城故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在拍摄手法上采用实地远景航拍、近景特写、细节展示、人物跟拍等手法,展现长城的多面性,并采用4K高清的分辨率,设计“摇臂”镜头,增加画面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文稿创作中,强化叙事感,运用文学化手法,运用纪实、采访、时间线设计和节气设计等时间线的方法,使段落之间转换自然,层次分明,更好地呈现长城的历史故事,展现长城与黄河文明的交织关联,弘扬长城时代精神。
此外,在后期制作中,节目组邀请书法家为总片头题词,在画面剪辑过程中运用镜头叙事,辅以三维动画等特效展现长城的恢弘气势,在音乐方面则结合了节目的画面与情绪进行选取。先粗剪,落实叙事结构框架,再整体调整画面节奏,力求呈现给观众最好的观看体验。
长城精神 薪火相传
跟随纪录片的镜头,在贺兰山脊,我们见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在烈日下徒步对长城资源进行综合的考古勘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我们看见一位普通长城巡护员日复一日,对保护长城付出的爱与责任;在长城关下,我们亲历一场民间秧歌,展现多元文化互通共荣的多彩华裳;在银川市水洞沟,我们掀开了明代“地道战”遗址的面纱;在固原县长城村,我们倾听老人讲述毛主席的峥嵘岁月,凝聚中国力量;在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我们目睹“绿色长城”的拔地而起.....
反映长城历史与当下,展现长城风貌与保护。在记录长城影像资料的同时,深入挖掘长城所具备的文化内涵,用故事化的电视表达手法,讲述长城古今故事,追溯长城与黄河文明的关联,弘扬长城时代精神,助力长城旅游开发,弘扬以“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为主旨的新时代“长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