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实施十二大行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1)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加快渝湘高速铁路、渝怀铁路复线、黔石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大深度贫困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实施“路、水、电、讯、房”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加快建设深度贫困镇村内通外联交通网络,推动行政村通畅工程向撤并村、村民小组延伸,实现至少有一条通畅便捷的通道,并形成交通环线,优化区乡村道路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打通农村交通运输“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实现30户(或100人)以上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有条件的户户通人行便道;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客运通车率达到100%。巩固提升乡村、贫困人口饮水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集中供水工程,财政支持饮水等微小型建设项目,实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开展宜机化地块整治,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农户达到100%,实现动力电到村组,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所有村实现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

(2)实施特色产业扶贫行动

立足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链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覆盖带动,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努力培育2-3个优势特色产业,帮助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扶持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在深度贫困镇至少有2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2家农民合作社,2-3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指导贫困户优选发展1-2个增收项目。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推动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大力推进特色加工业,引进培育1-2家加工业龙头企业。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建立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增强贫困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优先保障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险种,创新产业精准扶贫保险,增强防御风险能力。改革产业补助资金使用方式,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机制,资产收益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水电站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农村小水电扶贫试点,盘活农村资源。

(3)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行动

深入实施生态旅游景区扶贫工程,培育一批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保健养生游等业态,建成一批品牌农家乐、A级旅游景区、风情小镇、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度假乡村、精品民宿、康养基地、森林人家等,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增收受益。推行景区带村、企业(合作社、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定向招工、订单采购、共建绿色食品基地、成立旅游互助社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直接受益。推进旅游电商专项行动。依托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发展贫困人口广泛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表演、体验活动等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发展家庭手工旅游产品。贫困户直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每户给予3万元到户补助、5万元小额扶贫信贷扶持。

(4)实施电子商务扶贫行动

实施电子商务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创业、网络促销、网店带动、人才培训,实现全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带头人、产地集配中心、主打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电商企业对口帮扶、网络基础设施“七个全覆盖”,让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配套完善区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实现村(社区)电商服务点全覆盖,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产业的电商扶贫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探索“大数据 特色效益农业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 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贫困户”和电商网店“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等电商脱贫新模式。加快农村信息化平台、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社等系统在村(社区)建立服务网点。贫困户通过电商平台创业就业,给予适当补助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每个村至少培育1名电商带头人。每年开展2次农村电商现场观摩活动。深入推进国家网络扶贫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我区运用。

(5)实施就业创业扶贫行动

依托人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精准推动人力资源供需对接。积极发展“雁归经济”,完善贫困乡村大学生和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引导更多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在农村贫困劳动力集中的乡镇、村开办扶贫车间、厂房和加工点,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深入开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深入实施“雨露计划”“一户一人一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培训贫困人口4000人次以上。实现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鼓励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面向贫困家庭开展职业培训。健全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和劳务精准对接机制。大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难以通过市场化渠道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和残疾人,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农村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继续扩大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乡村道路护路员等岗位的选聘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扶贫造林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和管护。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精准实施就业创业扶持。

(6)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行动

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用好用足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确保“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贫困户实现愿搬尽搬、应搬尽搬,对特殊贫困户实现“零负担”入住。以搬迁建房负债不超标为底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农房整宗地收益权收储,确保搬迁户农房整宗地“应收尽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镇村发展用地需求。采取发展产业、组织务工、提供公益性岗位、民政救助等措施,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的生计和发展问题。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技能培训、劳务转移、资产收益等后续扶持政策优先覆盖搬迁贫困户,实现每户有1-2个增收项目,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7)实施健康医疗保障行动

深化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夯实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商业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帮扶“五重保障”,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落实资助参保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9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重病患者进行重点救助。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对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治。完善贫困人口大病商业补充保险。设立贫困人口扶贫医疗救助基金。全面实施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改革。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实现基本医保、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即时结算。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低保增长机制,已纳入低保兜底、符合条件的脱贫户(除因死亡、迁出等家庭人员变化或家庭收入、财产等经济状况明显超标外),到2020年前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加快建立适应农村老龄化的养老模式,根据国、市统一部署,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建立特定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养老保险费机制,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

(8)实施教育文化扶智行动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 深化教育扶贫工程,完善防止因学致贫返贫长效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全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资助体系,重点加强普通高中、高等教育阶段资助,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不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促进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和结构不合理问题,每年针对农村中小学招录师范专业毕业生,建立师资队伍在城区与农村合理流动机制及城区学校帮扶农村中小学机制,每年轮流选派3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享受支教补助、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晋级等激励政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到村到人,帮助贫困户“两后生”全面接受中、高职业教育。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回引计划,为每村配1名大学生村官和1名本土人才。深入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级率达100%,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文艺创作指导扶持。深化贫困地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家风润万家”“孝善立德”等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丰富村规民约内容,坚决纠正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和不赡养老人残疾人、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设立“乡贤讲理堂”、脱贫攻坚“讲习所”,继续讲好“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创业故事”,开展“追寻黔江精神”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掌握致富技能、提高致富本领,促使贫困群众开阔视野,改变观念,树立主体意识,消除“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陋习,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脱贫志气,提高深度贫困镇村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9)实施集体经济壮大行动

统筹整合部分财政涉农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制定土地、融资等优惠政策。通过资源有效利用、资产量化确权入股、提供社会服务、开展租赁业务、发展混合经营、地票收益分成、林权权益让渡、发展互助资金等方式,培育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入社会资本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协商回购农村闲置房屋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闲置学校等不动产,积极开展设施租赁等经营业务。实施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强化对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支持村民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合作社,探索建立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三社融合”发展机制,通过产业和股份把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起来,走合股联营、抱团发展的路子。探索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探索土地复垦村级集体资金变为股金。到2020年,基本消除无经营收益的“空壳村”。

(10)实施金融精准扶贫行动

集聚银行、证券、保险、担保、要素市场等行业合力,将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以见产品、见对象、见模式、见风控、见规模“五见”为标准,进一步健全金融精准扶贫长效推进机制,确保脱贫贷款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实现全区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深化金融扶贫主办行、金融扶贫产品创新、金融扶贫示范典型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统计工作。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机制,推动政策性涉农融资担保公司增强资本实力、加强银担合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完善“政府 银行 保险 企业 农户”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落实风险补偿政策,实现有意愿、有条件的扶贫对象全覆盖,防止户贷企用、冒名借款、违规用款等问题。用好用活政策性金融扶贫政策,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职业教育扶贫贷款、转移就业扶贫贷款,加大对扶贫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支持企业在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对符合条件的拟上市重点企业,优先给予评定和奖励,搭建企业服务快速通道。推进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保”,积极探索土地收益保险、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险资直投试点,完善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扶贫机制。保险机构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费收取标准。深化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加大“五分工作法”推广力度,全面推行扶贫小额信贷,完善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全额贴息、风险补偿、信贷等办法。对扶贫小额贷款进行贴息,支持贫困户用于搬迁建房、发展产业等。通过专项补贴推动落实扶贫再贷款政策,优先支持带动贫困户能力强的企业。继续为扶贫带动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实施贷款贴息。用好用活政策性金融扶贫政策,增加基础设施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等政策性资金投入。

(11)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改”工程(改房、改厨、改地坪、改厕、改圈舍),开展“治污”“绿山”“净水”“美环境”行动,打造具有巴渝特色的美丽乡村。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优先推进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形成“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到2020年,实现全区乡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居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全覆盖,生活垃圾有效处理行政村比例达到98%以上。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完善住房安全保障评定标准。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优先安排深度贫困镇村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贫困户存量D级危房,到2020年前全面完成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推广农村民居标准图集,塑造美丽乡村风貌。加强特色村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开展绿水青山修复行动,加大深度贫困镇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向深度贫困镇村倾斜。生态转移支付优先用于深度贫困镇村。积极开发深度贫困镇村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充分发挥深度贫困镇村生态优势,积极支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12)实施社会协作动员行动

深化鲁渝东西扶贫协作,对接日照市“携手奔小康”行动,重点推进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等项目。深化市卫生帮扶集团定点帮扶工作,对接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进一步瞄准深度贫困镇、贫困户。优化对口帮扶机制,重点推进产业基地、招商引资等协同互动。加强与市内高校合作,争取更多专家咨询、项目策划、产业论证、人才技术等支持。推行强村与弱村结对共建。深入推进民营企业“百企帮百村”行动。整合共青团、妇联、教育、民政、扶贫等部门和单位帮扶力量,创新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群体特殊关爱帮扶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多方联动。深化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发挥“10·17”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包村包户,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为贫困人口提供法律服务,对有需要的对象提供法律援助。继续做大做亮“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社会扶贫品牌。引导扶贫公益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募捐和设立扶贫公益基金。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完善社会扶贫激励政策,每年“扶贫日”期间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李丹、李诗素

来源:武陵都市报

总编:汪 彬

编辑:陶 原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