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由于村医素质低、诊疗设备简陋,村卫生室成了“鸡肋”,村民生病后面临“两难”——到城里看病不方便,到村卫生室看病不放心。可现在的村卫生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成为了村民看病的首选。从“鸡肋”到“首选”,折射出我区近年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颜值”升级
近日,记者来到建胜镇民胜村村卫生室,首先入目的是一间干净整洁的诊所模样,不时有前来问诊的村民。村卫生室约400平方米,我们还有诊断室、治疗室、留观室,一应俱全,来到二楼,宽敞明亮的治疗室映入眼帘,一排清新空气的盆栽摆放在窗台,十余个干净整洁的床位,四五个前来输液的村民正安心躺在床上。
田院长告诉我们:“以前看病是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表‘老三样’。如今,政府为我们配备了健康一体机,集测血压、血糖、尿常规等功能于一体,只要通过网络上传数据,就能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这几年来,卫生室陆续配备了B超机、输液床、输液架、氧气瓶、急救箱、消毒锅等设备,目前卫生室已达到标准化水平。如今,全区25个村卫生室也已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村医“亲情式”培养队伍升级
甯雪峰本是区二院的一名优秀外科医生,2014年他被安排到民胜村,成为村卫生室负责人。得益于区卫计委每年定期开展的乡村医生培训和考核,这四年,像甯雪峰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不断加入。如今,这里有8名专业医护人员。
卫生室的8位医护人员实行轮流值班,卫生室24小时不关门。在乡村,这样的24小时值班制,为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向“家庭医生”转变服务升级
近年来,像甯雪峰一样,不少村医已悄然变成每个村民的“家庭医生”,给全体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给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对慢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首次干预、随访……村医由原来的等病人上门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真正成为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记者:王玲美
更多精彩 点击图片
▽▽▽
来源:大渡口发布
编辑:朱俊宇
主编:张 韬 陈长青
监制:刘文娅 姜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