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点,慢性髓系白血病病人可以“不作死就不会死”

前段时间,《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网络,一时间,关于家庭、财产和重疾病之间的关系让我们集体焦虑。然而,笔者却从另一个角度得出一个结论:有病要治,听医生的话,好好吃药!在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时候,“药不能停”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治疗结果。

记住这点,慢性髓系白血病病人可以“不作死就不会死”

图片来源于:《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白血病一直以来令人谈之色变,让各界失手无策,但对于慢性髓系白血病血病(慢粒)的治疗而言,近15年来已有了长足的进步:靶向治疗药物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问世,使得慢粒这种恶性肿瘤完全可以以慢性病的方式来进行管理,通过精细诊断、精细治疗,找到靶点,为病人争取了生命。

虽然慢性髓系白血病已经是可以口服药物治疗的肿瘤,但是病人不能放松警惕轻视这个疾病,更不能在治疗和生活习惯上“把自己作死”——换言之,要保持严格的“依从性”。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慢粒患者依从性的好坏在治疗的早期效果、远期生存上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依从性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

记住这点,慢性髓系白血病病人可以“不作死就不会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遵照了医务人员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建议。 如果患者不按时、按量吃药,不定期做检查,医生就没办法根据其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慢粒患者依从性可以通过用药持有率来计算检测,“以慢性期慢粒患者为例,伊马替尼的剂量为每天4片,一个月的发药量为120片。如果一个月过去了剩下三天的药量,那么依从性是90%,如果剩下5天的药量,依从性为85%,而如果剩下10天的药量,依从性则只有70%。”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用药持有率低于90%就是依从性差,对疗效将产生很大影响。

少吃一两次药真的影响那么大吗?

在慢粒治疗过程中患者想要延长自己的生存期,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就更要需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如果想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想要疗效最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方式上谨听医嘱很重要。

资料显示,对于进行了规范化治疗并且达到停药指标的早期患者仍有至少30%的复发率。疗效与依从性十分相关,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其主要分子生物学的缓解几乎是零,达不到任何疗效,而深度缓解达到三年以上就可以考虑停药,由此可见,良好的依从性是获得良好的分子生物学缓解的重要依据。

那么,依从性又是否单指在药物服用上严格按照剂量和时间去服用?

笔者认为,仅仅是好好吃药还不够,如并发疾病、合并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和经济因素等也需引起重视。例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过低,医生可以酌情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以保证疗效,而不是简单的停药,病人一定不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自行决定药物用量。”

很多人会夸大TKI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出现在刚吃药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内,但是通过医生的长期治疗不良反会逐渐减少,副作用减少患者的依从性也会相应的提高。

另外,在药物治疗上是否需要定期的监测?

一般推荐治疗稳定的患者三个月左右做一次分子学监测,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不定期的监测也可能会削弱依从性。国外曾通过一种开盒装置监测患者的服药情况,发现患者在刚刚监测完的时期能够规范服药,但随时间的延长频率会逐渐减低,直到下次复诊时又趋于正常。所以,人们总是难以持之以恒,容易产生惰性,保持依从性还要定期做监测以时时监督自己规范治疗行为。

慢粒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维持满意疗效的保证。患者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定期进行监测随访,在医生的帮助瞎养成良好的依从性——听医生的话,药不能停,慢粒患者也能活得很有质量。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