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菁:茶馆里的文化

坐茶馆

作者:舒湮

抗战时期,我有大半时间在四川,东西南北的主要县城几乎跑遍。四川人惯饮沱茶,这是一种紧压茶,味浓烈而欠清香。

四川到处有茶馆,山沟沟的穷乡也不例外。茶馆只卖茶,不卖点心,是名副其实的喝茶。

沱茶很经泡,一盅茶可以喝半天。有人清早来沏盅沱茶,喝到中午回家吃饭,临走吩咐“么师”:“把茶碗给我搁好,晌午我还来。”“么师”便将他的茶碗盖翻过来,撂在一边。

因此,茶可以上午喝,下午又喝。这种茶客可谓吝啬到家了。

茶馆是“摆龙门阵”的地方。人说,四川朋友能说,可能是从“摆龙门阵”练出来的功夫,也许有此道理吧。

四川茶馆也是旧社会“袍哥”们谈“公事”的场所。那时代,某些茶馆是与黑社会有联系的。

有一次,我独自去川西北彝族地区办事。到了江油中坝,当地人说:“再往山里去,路上不太平。中坝镇子上商会会长王大爷是这一带的‘舵把子’。这人爱面子、讲交情,何妨去看望他,包管你沿途有人接待,平安无事。”

果然,我每逢在墟场的茶馆歇脚,马上店老板就上前恭恭敬敬地连声问好。

临走,我开销茶钱,店老板硬是不收,说是:“王大爷打了招呼。你哥子也是茶抬上的朋友,哪有收钱的道理?二回请还来摆嘛。”

我正纳闷,长途电话也没这样快,店老板是咋个晓得的?原来抬滑竿的伕子已被叮嘱过,让我一进茶馆就坐在当门的桌子口上,自有人前来照料。他们当我也是“袍哥大爷”呢!

感悟

很多人都写过茶馆,老舍先生的话剧上演几十年长盛不衰,仍是经典。汪曾祺细数过昆明的茶馆,舒湮写他在四川坐茶馆。交通茶馆的主人画家陈安健说,交通茶馆就是一个朋友圈,人人都需要朋友圈。

旧时茶馆不仅是喝茶谈天消磨时光的地方,延伸开来可以听曲娱乐,吟诗下棋会友,甚至是周围邻里街坊的职介中心,总之是重要的社交场所。

旧时茶馆还看归顺了哪帮哪派,本地人对自己的圈子总是谙熟的。三教九流行走江湖,投石问路,叩门还不能走错了茶馆。一个茶馆真个上演芸芸众生人间百态。

而今老茶馆没落消失,仅存的成为稀奇。确也因社交动物们已经找到其他地界儿获得更有冲击的乐子,更便利通达的交往。

半夜两点的球赛,梅西进球了,在朋友圈里吼一声,冒出来一串应的人,哪还需要憋到天明;再小众的爱好,总能在网上找到群体庞大天南海北的同好。

老茶馆就木,新茶馆兴起。这样的新茶馆最重要的还负责美,必备独特的美学设计空间;茶器,茶艺师,衣着动作与声音都要有美的格式。茶客们一个一个雅间隔着,作家要再写个“茶馆”得掀了帘子才能看个究竟,还别说这样的茶馆茶钱也要耗上巨资。

所以你看电影都不演茶馆了,那谁拍的“朋友圈”未映已火。

黄桷坪有个叫交通的老茶馆,存在了三十多年。前几年差点被拆了建网吧,川美画家陈安健将它保留下来,多年来以交通茶馆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作品。而最近这家老茶馆突然就红了,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主持人官微“汇声”,每周一位主持人、一个故事、一段声音、一篇美文,我们在这座城市一起经历、成长。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微信公众号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