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潮】军旅生活中的那一把韭菜

鲜嫩的韭菜一直是国人厨房里不可或缺的食材,北方人南方人都喜欢用它来作馅包饺子。

但是,那年随部队离开重庆赴贵州参加国防光缆施工,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韭菜故事,一下子改变了我对韭菜仅可食用的简单印象。

连队驻扎在遵义以西一个无名小村庄里,乡亲们传说当年这个村里住过一晚上穿灰布军装的“江西老表”。作为上尉副连长的我,任务之一是负责光缆线路的开挖爆破。那黔北大山,清一色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看似一道并不太深的光缆沟从石头缝里开掘出来,其实难度不小,我们除了铁锤钢钎,自然要靠炸药雷管。

一日清晨,领兵上山,风风火火,埋头苦干,匆匆忙忙中碰到了半山腰的一棵漆树。晚上收工回营,感觉脸上冒出了一块一块的硬疙瘩,心想可能是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晒的,便未在意。谁知第二天起床即发现脸上奇痒难受。到了第三天,整个人的腮帮子肿了起来,一双眼睛,成了两根线。

这些硬疙瘩,头两天只在脸上生出些许小红斑,三四天头上便泛滥开来,似痛非痛,奇痒难忍,伴随而来的,是整个人头昏脑胀,四肢酸软。强撑着,仍然带兵去上山,喘着粗气将各小组的任务布置妥当,连队卫生员小吴便扶我坐到一块水田边的田坎上,原地休息。

看着战友们挥汗如雨,打眼点火放炮,我却浑身无力,只有无可奈何地呆坐一边。渐渐地,脑际中一片空白,眼前似金星飞舞,连同脚下的水田,幻化成一片朦胧……

“解放军同志,生漆疮子哟,快拿这韭菜擦脸巴……”似梦中新人的低语,又像是远在天边慈母的呼唤,迷迷糊糊睁开眼,见到两步开外站着一位衣衫褴褛的白发老婆婆,一只硕大的竹筐压在她已经弯曲的脊梁上。婆婆手中捏着一把绿油油的韭菜,昏花的老眼中充满了母亲的慈祥:“同志哥,脸肿成这样子,怎么不早点医呢?”

我强作笑颜,“婆婆,我吃过止疼药的。”

“你这是生漆疮子。光止疼,不管用。来,把这韭菜揉烂了,用韭菜水擦一擦……”

小吴连忙取出随身挎包中的搪瓷碗,从婆婆手中接过韭菜,很快在碗中把韭菜捣烂。婆婆挪到我身边,用她那老松树皮样的手,轻轻地在我脸上遍擦揉烂了韭菜泥。转眼间,满脸绿油油的韭菜汁,像是在脸上涂了一层油彩。小憩的战友们围拢来,见我变得如此青面模样,哄地大笑起来,前仰后合。

婆婆没有离去,她也笑,没了牙的嘴巴合不拢,“我们这地方长漆疮子,都是用这土方子医的。”

鼻子有些发酸,眼中泪光闪烁。虽然脸上被韭菜汁灼得火辣辣般生疼,但感觉舒服,犹如沐浴过后的清凉。婆婆与士兵们在一起说着什么,我已经无心倾听……

人间自有真情在!一把韭菜,却原来还有着如此的药用神奇。这贵州小山村,一辈子也许未能走出黔北大山的婆婆,竟也有此等医术和博大的爱心!

那一把绿油油的韭菜,很快疗好我的漆疮。一个星期后,我接受了新的任务,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小村庄,更无法再见到那位于我有恩的婆婆。

回到重庆后,很快转业,成了一介重庆市民。每每想起南边的贵州,心中总会记起那片红军纵横过的土地上,有一位不知名姓的婆婆用一把韭菜,为身为子弟兵的我疗漆疮,我却连一声谢谢也未说出来。

《两江潮》是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副刊,创刊于上世纪70年代,是重庆报纸历史最悠久的副刊。

《两江潮》每周刊出一期,讲述重庆故事,紧跟时代热点、展现人文历史、贴近现实生活,面向社会广泛征稿。

体裁要求:

纪实性散文、随笔为主,同时刊登优秀的文艺评论、特写、报告文学,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投稿邮箱:

kjwtzx@163.com

撰稿:罗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编辑:兰世秋 赵迎昭(见习)

审核:袁尚武

同茂大道416号是《重庆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关注文化热点、挖掘巴渝文脉、汇集展演信息、弘扬城市精神,欢迎踊跃提供线索,转载请获取授权。

联系方式:kjwtzx@163.com

邮件标题请标明“同茂大道416号”

by.同茂君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