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沙磁文化的寻踪之旅

80年前的沙坪坝,在全面抗战爆发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大批机关、学校、工厂与文化单位迁建于此,大量中国政要、文化名流以及青年学生的聚集,让这里迅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文化高地。在这里,如今依然能够寻找到80年前留下的蛛丝马迹,跟随这些遗迹,以沙坪坝为核心的、被归纳为20条精品线路的历史文化之旅也随之展开。

在沙坪坝区文化委主任、沙坪坝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李波看来,沿着这20条精品线路游走,实际就是对重庆的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色主题以及时尚主题的一次探索之旅。

“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

东滨嘉陵江,西靠歌乐山,有山有水,兼具水陆交通之便,且地势较平坦的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因特殊的区位,抗战时期成了全国的文化中心,其地位更是居于抗战时期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四坝”之首。

20世纪30年代,重庆大学从菜园坝临时校址迁至沙坪坝永久校址,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前身)在沙坪坝创设。当时四川仅有四所大学,这里便独占两所,这让沙坪坝地区开始“握有川内学府的地位”。

1936年,时任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胡庶华在《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一文中,以复兴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明确表示,重庆市以西、通远门外30里的沙坪坝,“实为建设新文化区的理想所在”,并首次提出建设“沙磁文化区”的设想。

“沙磁文化区”一经提出,迅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教育界更是纷纷响应。沙磁文化是抗战时期在重庆沙坪坝、磁器口一带聚集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以爱国主义为灵魂,以文化教育为核心,以民族大义为追求,体现为国为名、崇文尚教、求同合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文化的一面旗帜和标志之一,在中华民族抗战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就在胡庶华正式发表《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后不到两个月,原在重庆城内至圣宫的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第一个响应倡议,决定迁址沙坪坝。

此后,重庆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又称中央短波广播电台)于1936年9月决定,将发射台(播音台)定在重庆西郊的沙坪坝,成为战时中国对外宣传的喉舌与窗口。

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确立,为东部沿海地区一些重要设施、机构布局重庆提供了依据,而沙坪坝所具备的交通、地势、区位以及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等优势,吸引着国人的注意。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一大批文化教育单位相继迁入沙坪坝。1936年春,天津南开学校在沙坪坝建立了“南渝中学”;1937年11月1日,内迁重庆准备最早、抗战爆发后迁移最完整且一次到位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宣布,在重庆沙坪坝的新校址正式复课。

继中央大学之后,南京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等众多高校与工厂、机构纷纷迁入沙坪坝,让沙磁文化区一带聚集了18所高等学府和全国八分之一的大学生,还有众多的文化、科研机构和250余家工厂企业。沙磁文化区的范围迅速向四面扩展,其外围边沿扩至嘉陵江对岸的盘溪、柏溪,乃至越歌乐山顺成渝公路直抵青木关。

众多名人也随之汇聚于此,郭沫若在此完成了《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等历史剧的创作。巴金把他和茅盾创办的出版社“烽火社”迁来沙坪坝,办起了互生书店,出版了《烽火小丛书》《呐喊小丛书》等一系列抗战纪实文学作品。冰心、徐悲鸿、丰子恺、宗白华、臧克家、老舍等众多知名文学家、艺术家也在此创作了大量杰出作品。李四光、竺可桢、严济慈等科学工作者在这里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家工作协会”……

大批爱国教育家、科学家、文化艺术家和工商实业家汇聚在沙磁文化区,形成了这里校舍林立、名师荟萃的文化教育繁荣景象。也正如胡庶华所预见的那样:“它的光芒不仅照耀了重庆一隅,而且四射到西南各省及整个中国。”

游走沙磁文化的博物体系

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为沙坪坝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这些遗迹,串联起了以“抗战”为主要线索的沙坪坝博物馆之旅。李波介绍,随着沙坪坝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从博物馆方面来看,如今沙坪坝的博物馆已基本形成体系,相互间的联动也已形成。

提到沙坪坝的博物馆,首先要提到的便是重庆最为传统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白公馆与渣滓洞。从市级层面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说,沙坪坝还有郭沫若旧居、冯玉祥旧居、张自忠旧居。其中郭沫若旧居还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的乡下办事处旧址。

社会层面上,沙坪坝的大学也几乎都有值得一看的博物馆,这其中包括重庆大学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及重庆医科大学生殖卫生博物馆等。从民间层面,重庆缝纫机博物馆、旗袍博物馆、石刻博物馆以及磁器口巴渝文化博物馆也都将陆续向观众开放。

除现有的博物馆,沙坪坝还在不断丰富博物资源,发掘并打造一批新博物馆景点。近年来,沙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随着当年徐悲鸿的足迹,往返于嘉陵江两岸,结合地理环境,从渡口的位置,以及沿岸老石头梯步的遗迹,找到了与徐悲鸿《巴人汲水图》画面环境极其类似的景观,经专家论证后,认定为《巴人汲水图》的取景地之一。

傅抱石在沙坪坝金刚坡生活时期,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他在“金刚坡下斋”创作了众多精品。文管所工作人员根据史料、传记以及与傅抱石相关的回忆录,通过对金刚坡的田野调查,最终找到了“金刚坡下斋”所在的二进大院,以及傅抱石屡次提及的坡脚商店。

而张大千兄长张善子墓,也通过张大千儿孙辈的回忆,在歌乐山的森林中找到。目前墓的主体修缮已经完成,从山底到张善子墓的登山步道也基本完成。正准备开放的博物馆,还有在冯玉祥旧居旁修复的复兴寺,这里将打造的是一个以建筑本身为主题的巴渝建筑博物馆。

漫步沙磁文化的风云岁月

如果从更为宏大的历史角度来理解,“沙磁文化”更为广泛的定义是,以古镇磁器口为核心发源地,涵盖上千年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乡土文化”“商贸文化”,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

沙区在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中,适时推出了20条以沙磁文化为线索的精品旅游线路。从沙磁文化的核心发源地磁器口为起点,以抗战为线索串联起山洞片区抗战遗址、林园、南开中学抗战遗址群、重庆大学抗战遗址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抗战名人旧居等,构成重现当年风云岁月的画面。

山洞一带曾经公馆林立,何应钦、王懋功、徐培根、郭勋祺等人都曾在此居住。林园,曾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蒋介石夫妇战时在渝的主要居住地。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当时中国政府重要的对外宣传工具,如今电台唯一保留下来的电力厂旧址便位于嘉滨路上,今后将建成重庆抗战宣传博物馆。

重庆大学里,至今仍存留着许多抗战遗址,包括寅初亭、工学院、理学院、文字斋、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等。其中,理学院还是“沙磁文化区”的诞生地。藏在南开中学里的津南村,因纪念抗战中被炸毁的天津南开本部的津南村而得名。抗战时期,张伯苓、马寅初、柳亚子等常聚于此,一度成为抗战时期文化人的重要社交活动中心。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到此看望张伯苓和柳亚子,并以《沁园春》咏雪词相赠,柳亚子先生则撰词次韵和之。

位于大学城周边的抗战名人故居,有郭沫若旧居、张治中旧居、冯玉祥旧居。郭沫若曾在此带领重庆文化界人士进行抗日宣传工作,使这里成为当时文艺界人士活动的重要阵地。在此居住期间郭沫若还完成了《甲申三百年祭》和《青铜时代》《屈原》《虎符》《高渐离》《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等历史剧的创作。

沙坪坝在多个时期都是工业重镇。晚清至民国初年,磁器口兴办缫丝工厂,成为重庆新兴工业区,豫丰纱厂便是其中的代表。已经改作S1938国际创客港的文创园,曾经是创建于1938年的原重庆缝纫机厂,著名的红岩牌缝纫机便出自于此。此外,这里还有兵工署二十四厂、川外老铁路、特钢1935、兵工署二十五厂、重庆炮校旧址、川仪十六厂等遗迹。

当然,沙坪坝的博物馆之旅远未结束。用李波的话说,沙坪坝的博物馆之旅,实际上是一场沙磁文化的寻踪之旅,这其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窥视某一段历史的博物馆。

来源:今日重庆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