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学生记者史春华:勤以为人宽大为怀“新媒战士”
校学生新闻中心面试候场的教室里,他听到了当时新媒部学姐的宣讲,大量新媒体的概念第一次涌入他的大脑,之后学姐用一个“但”字转折,严肃地说到“新媒部真的非常非常辛苦,熬夜绝对是常事”。这一刻,不同于他人,从未有过任何记者情怀甚至都不曾了解过新媒体的史春华却更坚定了想要加入中心接近新媒的决心。这只因一颗钟情文字热爱挑战的心。
史春华说:“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挑战,是我大学应该洒热血的地方,因为辛苦你的那种热忱和热情才会被激化,可能是我性格的原因,我选择当时学姐嘴中说的很辛苦的新媒部。”除了这种迎面拥抱困难的态度,史春华学长的坚定自信也让人记忆犹新,“那时候我就知道我一定会被录取,甚至在我填报名表的时候我就想过我肯定会成功录取,或许也和我自信乐观的态度有关系”。
担当新媒人,推敲新闻事
有的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的人总喜欢把“我们紧随着时代”挂在嘴边,这种说法多少有些自诩之意,而史春华学长的看法则较为客观“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刊物等传统的媒介的时代产物,虽然新但它的实质还是没有改变,它依然充当着传播媒介这一角色。”
而对于在这一广泛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新产物在高校新闻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史春华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们必须要把最新的事及时的传达给同学们,但做到了这点只是尽了基本责任。要想做好新媒,还必须得考虑受众的阅读感受,就拿高校来讲,我们的受众肯定是大学生这样一个有思想、追求新鲜有趣形式的群体,所以我们就必须基于这一点出发,去加工改善”。
在这个手机资讯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的当下,这样一份工作又给了每一位在高校新闻体系中的新媒工作者一份责任,这位新媒战士说到“我们要做到来源于大学生又要去指导大学生”。
但是如大多数人一样,提出看法过后,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因为新媒的关键在于创意和想法,但优秀的创意和想法是真的很难被发现,尤其是在长期保持创意更是难上加难。
如史春华所说:“当我们部门没有想法了的时候,部门就像一潭死水。那时候我真的很着急,因为新媒部最怕的就是没有想法”。想法灵感这件事不是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你有多勤奋就能具备的,不断地去学习借鉴思考才是真正的解决之本。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才会有自己突然迸发的灵感。
史春华付出了从未想过的巨大努力,也享受着这努力换来的快乐。“曾经有一篇推文在空间、朋友圈被刷屏,那种被陌生人肯定的感觉是真的超级有成就感,无法言表的感觉。”说到这里,史春华也忍俊不禁。在新媒这条路上他一直不停。
勿忘新媒情,感恩身边事
看起来自信健谈充满激情的史春华学长同样也有过迷茫期,“很多时候当我深夜补稿、夜半才吃第一顿饭并且还是吃的泡面、熬夜到凌晨四五点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这么辛苦为的是什么?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有误会、失望。”
即使迷茫失望也萌生过放弃念头,但他仍然完成好手头的工作,他将对新闻中心的热情比作了爱上一个女孩时的感受“你明白对方所有的缺点,她身上有不如你意的地方,但你却还是要死皮赖脸的去选择她、去爱她。”有热爱了后,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许多新媒部成员都觉得他们的部长是一个既对待工作负责严格而又十分幽默学识渊博的人。但是他却谦虚地把幽默归功于自己外貌的喜感,把见识广当作谬赞和商业吹捧。而对于部员,他也有另外一种看法,“我能力不强,他们每个人可能都比我强,我能教的就是他们的做事的态度,我给他们强调的都是做事态度。”
曾经的一张图片史春华学长让一个美编部的同学改了15次左右,改到最后史春华学长自己都害怕和她联系了,因为自从那张图片发给他,一直断断续续从早改到晚都还没有使他满意。对于这让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的严格,史春华学长也说到,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从同学受众的角度去考虑的。他讨厌摆架子,很好交流,所以部门的成员相处与他从来没有以一个部长、成员的关系相处和交流,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去相处的,他还戏称可能自己是活的最“委屈”、最不像部长的部长。这或许也是新媒部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的原因。
擅做新媒事,无悔青年人
工作一丝不苟的他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人,对于未来史春华学长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想法。
“大学期间有两件事我必须去完成,第一是去山区义务支教,第二是骑行西藏,骑行西藏很考验人的体力所以现在我每天晚上都在跑步练体力和肺活量。”
史春华学长谈到了大学里的打算,他眼里闪烁的星光,坚定的语气感染了我们。他回忆到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很喜欢的女孩子写下了10个人生需要做的事儿,虽然那个女孩子现在基本没有怎么联系了,但那些还没有做完的事他想继续去完成。因为他说,“318国道很美,布达拉宫的星星很亮。”
在采访的最后,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做自己最热爱的事,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要被外在环境左右,忙而不盲,愿初心永不迷路。
愿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学生记者、新媒战士未来会更好。
采访人:胡蕴丰 吴金原
重庆理工大学官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