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这家文化央企大发展有何经验?
日前,在2018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上,中国演出行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论坛成功举办。嘉宾们分享了改革开放为文化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其中,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国有文化企业,体会尤为深刻。
北京保利剧院总经理郭文鹏在主题演讲中,讲述了一家剧院管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业态到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他向记者表示,“时代成就了保利,而保利也反哺了时代”。如何理解这种关系,郭文鹏特意带记者逛了逛剧院展区。
保利公司展区十分显眼, “POLY THEATRE”的巨大造型灯成为整个区域的焦点,一幅闪着点点星光的中国地图寓意着保利全国版图,星星代表保利管理的全国63家剧院,分布在20个省、市、区的55座城市。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专业剧场数量不超过30家,甚至在1980年代末,剧院对于中国百姓来说仍然可望不可即。1991年,保利集团接管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并正式更名为“北京保利剧院”,从此成为了北京重要文化演出场所。”郭文鹏说。
1998年,上海大剧院的落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剧场,翻开了我国现代化大剧院建设新篇章。2003年,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先后接管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开创了国内剧院连锁经营的模式。目前,保利管理了63家一流剧院,拥有126个观众厅,超过13万个观众席,规模全国最大。
“公司制订出台了国内首部《剧院经营管理规范》,与地方政府联合发布了国内首部《政府补贴行业标准》等系列标准。”郭文鹏说,这是保利剧院15年最珍贵的财富,正是统一的行为准则,才造就了保利剧院的品质,从而成就了如今最大的舞台。
为了打破国际顶尖艺术进不了中小城市的桎梏,保利剧院公司采取“总部统一采购,统筹安排地方”的节目运作模式,每年安排项目巡演超过3000场。世界十大交响乐团悉数亮相保利、海外经典音乐剧《猫》《巴黎圣母院》《人鬼情未了》、杨丽萍舞剧《孔雀》、赖声川话剧《如梦之梦》等演出,已经成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事件。
在本届博览会的现场,保利剧院以“保利时间”为主题,与国内外一流的20余家院团、演艺经纪机构签署超过3500万元演出合同,成为本届演交会现场签约金额最大大单位,接下来,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都将亮相保利。
在2018年“打开艺术之门”的公益演出中,42家保利剧院参与其中,举办了超过1000场的艺术演出、活动、夏令营等,同时有上百万的青少年在这里感受艺术、接受艺术。而这项活动保利已经坚持了24年,一张无形的艺术教育之网通过保利院线渠道在全中国铺展开。
郭文鹏说:“一个好的剧院,要让人想进来,进得来,还想来。想进来是说节目内容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需求,进得来是说剧院的消费要符合当地的文化消费水平,最后,我们还要依靠温馨的服务、舒适的环境让人还想来”。
此外,保利主动服务国家项目,参与了G20北京峰会、APEC北京峰会、2018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中国8分钟文艺表演活动,负责运行保障工作,为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形象添加了保利的力量。
讲到未来的发展,郭文鹏说“保利改革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止,保利剧院+的模式会日益深化”。当前“剧院+互联网”的保利票务系统已经进入二期搭建阶段,“剧院+艺术教育”的新尝试已经在上海、珠海、苏州等地生根开花,一张更加丰富、生动、自信的保利剧院发展蓝图正在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