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紧适度”——货币政策表述有深意
今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了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值得强调的是,“大水漫灌”式的流动性投放,无论是从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来看,都不是长期健康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未来仍需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有专家强调“货币匹配经济”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核心逻辑。货币稳健中性的意义在于既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又要兼顾金融防风险和稳杠杆的要求。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的新关系,也共同决定了货币政策取向的预调微调。
近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
资管新规细则等监管政策的出台,叠加国常会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以及此前中期借贷便利(MLF)放量操作,进一步确认了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货币政策取向的预调和微调。
展望未来,根据我国下半年经济的形势,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呈现边际宽松状态。从降准来看,为保持流动的合理充裕,三季度仍有降准可能性。有专家预测为0.5-1个百分点,时间点可能会选在季节性缴税的10月。同时,MLF、公开市场操作(OMO)也会继续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不代表政策就此根本转向,也并不意味着全面宽松,而是在防风险和稳杠杆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适度宽松。
首先,近期央行的操作都带有结构性目标。比如今年4月25日,央行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MLF的操作是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6月24日的定向降准是为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等。由此可以看出,近几次央行操作并非“大水漫灌”,而是具有针对性,让资金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中更需要的领域。后续货币政策的重点将是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协助“稳杠杆”,而不是简单的总量扩张。
其次,金融严监管呈现出常态化,仍将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等领域,未来或持续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比如,强化对房地产、产能过剩领域或“僵尸企业”的金融监管。通过多层次的监管把握好具体资金流向,同时对其做更多追踪,让有限的信贷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坚决控制上述领域的信贷资源,为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实施打好基础。
另外,货币政策在稳增长的同时,会与宏观审慎管理共同防风险,也决定了货币政策仍会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