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纪念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 沙区文化委推出5大系列文旅活动

上游财经·重庆商报刘真2018-03-28 22:30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今天,沙坪坝区文化委、沙坪坝区旅游局将借纪念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之际,开启2018“寻梦沙坪坝”文旅融合的主题活动。3月28日至3月31日,将推出音乐剧、话剧、图片展、研讨、展览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IMG_9795_副本.jpg

JT6A4968_副本.jpg

“寻梦沙坪坝”活动仪式明晚举行

据了解,1938年2月6日,重庆沙磁文化区在重庆大学宣告成立,距今已有整整80年历史。沙磁文化以爱国主义为灵魂,以文化教育为核心,以民族大义为追求,体现为国为民、崇文尚教、求同合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文化的一面旗帜和标志之一,在中华民族抗战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沙坪坝区文化委、沙坪坝区旅游局联合重庆大学档案馆、沙坪坝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将在3月底密集推出音乐剧、话剧、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市民能够通过追溯抗战历史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

纪念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暨2018“寻梦沙坪坝”文旅融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将于3月29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行。

JT6A5266_副本.jpg

推出五大系列文旅活动

今天在重庆大学主教学楼,抗战时期“孩子剧团”校长严镜余的家属,向沙坪坝区博物馆捐赠严镜余在“孩子剧团”工作、生活的笔记。“

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决定把它捐献出来,继续它的使命。我想,如果我的外公在世,这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也一定会像这样做的。”严镜余重孙杨青青表示,外公记录的这本笔记本,主要记录了“孩子剧团”成立前后的一些真实历史,以及一些以往资料中未涉及的细节。可见,这本笔记对于收集挖掘文化史料是很意义的。其中,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外公也记录了许多建国前后重庆教育界的历史事件,这对于发掘沙磁文化区的资料同样意义重大。

本次活动有些什么亮点呢?记者获悉,活动期间,由四川省歌舞剧院打造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我是川军》将于29日在重庆首演;反映重庆大学校史和该校学生在抗战时期精神面貌的话剧《寅初亭》,将在沙坪坝区文化馆首演;长篇小说《重庆之眼》的作者范稳,将在31日14:30,在重庆图书馆与读者分享那段历史与创作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去聆听。

此外,主办方在28日-31日,在重庆大学A区、三峡广场、重庆图书馆等地,先后举办纪念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图片展,展出从抗战全面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有关沙磁文化区创建过程的重要文档、照片等。同时,将邀请重庆市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共同探讨沙磁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在抗战中的重大贡献、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将借纪念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之际,开启2018‘寻梦沙坪坝’文旅融合的主题活动。”沙坪坝区文化委主任、旅游局局长李波说。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人文品质,重庆大学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沙坪坝区文化委本着提升地方与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文化强区与文化强孝的初衷,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如共同组建专家团队,深度挖掘、研究沙磁文化档案文献资源。而重庆大学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将发挥专家研究团队的指导、研究作用,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策划高水平国际研讨会。此外,在重要纪念日的文化活动中双方将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策划、组织文化展陈、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相关活动。

1508257710_副本.jpg

链接一

抗战中的沙磁文化区与重庆大学

抗战军兴,衣冠西渡,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作为战时首都重庆最高学府——重庆大学所在地的沙坪坝,以其特有的吸引力接纳了全国各地的内迁大中专院校,形成了较为密集的教育文化机构分布格局。当这个时势对文化救亡,教育兴邦的呼声日渐高涨时,沙磁文化区便应时而生。

BKCNI9}685Q]XNS`_EL9UX6.jpg

周恩来在沙磁文化区的题字。

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胡庶华先生在1936撰写的《理想的重庆市文化区》最先提出了建设文化区的概念与实施步骤,很快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与响应。1938年2月6日,以重庆大学、中央大学、省立教育学院、南渝中学、中央电台等单位为理事的“重庆市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在重庆大学理学院宣告成立,正式揭开了沙磁文化区建设的序幕。其后几经改组和不断增加成员,沙磁文化区迅速成长为战时中国最有活力的文化区。不仅得到社会认同,也获得政府支持。文化区域完整涵盖沙磁区(14区)和歌乐山(13区)范围,创造了一种民间自治机构最大程度发挥文化教育影响力的模式。在其区域内,仅大专院校就达到21所,为战时中国之冠。除了文化与教育,沙磁文化区也凝聚国内主要的技术力量和工业设施,其建设的成果至今为重庆的轻重工业留下宝贵财富。

]J8@3[EPVOQ`}G)5$2IWR2V.jpg

重庆大学校长胡庶华先生。

沙磁文化区的创建、发展与重庆大学密不可分,作为区域内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重庆大学本着“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不仅切实地履行了职能,更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担当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展示这段历史,就是要唤起人们对重庆大学、沙磁文化、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

38N(@N8SFUQ0BC(`6M}KG$7.jpg

罗家伦、叶元龙署名的《沙磁文化》期刊。

链接二

严镜余简历    

严镜余(1893—1972)铜梁虎峰镇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国立四川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前身),在校期间,正是“五四”运动爆发时期,他就开始在省学联理事会工作,参与领导全省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高师毕业后,乘赴日考察队之便,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次年秋由日返国,在成都高师附小任教。这期间他与校长吴玉章、杨闇公关系很好,吴玉章在国共两党都是元老级人物,杨闇公是中共元老人物,严镜余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传播新文化的社团活动。杨谙公的弟弟杨尚昆和来自家乡铜梁的郭汝瑰、冷雪樵、冷天烈、都是严镜余直接教过的学生。其中,冷雪樵和冷天烈是堂伯兄弟的关系。      

1923年秋严镜余回到铜梁,出任铜梁县立中学校长,先后创办了铜附属模范小学、私立正谊小学(后扩充为中学)、国民师范等学校,并亲任校长。他提倡男女合校,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现在铜梁官方把严镜余作为新文化、新教育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开拓者记入了铜梁县志历史。1926年担任国民党(左派)铜梁县党部候补执委,次年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后,他被派去重庆慰问遇难家属和调查事件真相。趁机把一些共产党员和激进人士转移到铜梁来,安排在正谊校任教,所以,铜梁地区的革命空气特别活跃。虽然,此时他并没有加入共产党,但他已经开始利用课堂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1928年,他和养正校校长刘雪庵(《长城谣》、《何日君再来》的曲作者),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发动中小学师生开展了打菩萨的群众运动,使政府极为震惊,欲以共产党员的罪名加以逮捕。于是他被迫离开了铜梁到了上海。他在上海办了临青学校,就在这一年参加了共产党,还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从事地下工作。1938年12月,上海沦陷,仓卒撤退返四川成都,因情况紧急,与原共产党组织失去了关系。但这个虔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回到四川、重庆四处寻找旧部,并在他的学生中发展新的组织成员,继续进行地下活动。

责编刘铮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