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丨“重庆造”动画片是如何“动”起来的?
▲周宗凯指导学生进行动漫创作。上游新闻记者 刘力 实习生 熊灵峰 摄
如果童年只能选择一件必需品,或许很多人的答案会是:动画片。
它已成为每个人童年记忆中最美好、最纯真的点缀。但你是否知道,一部动画片的制作,背后凝聚了一大群人的心血,你甚至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
作为重庆动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人,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周宗凯从年少时起,便与动画片结下不解之缘。他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重庆造”动画片是如何“动”起来的。
一代人关于动画片的回忆
改革开放以后,对于少年周宗凯来说,生活如同一张黑白照片变成了彩色照片。
突然之间,一种“神奇”的东西闯入了他和小伙伴的生活——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这是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国外动画作品,广受欢迎。紧接着,大量外国动画片陆续涌入中国,《变形金刚》《米老鼠与唐老鸭》……那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那时候电视机还是奢侈品,每天晚上,熟悉的开场主题曲就如同强力磁铁一般,把孩子们都聚集到有电视机的邻居家里,与里面的人物经历一场又一场的历险。直到看完最后一幕最后一个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那时,对于动画片的渴望和喜爱,便深深种植在了周宗凯心里。他从小喜欢画画,特别是动物,画得活灵活现。他在看动画片时,也比其他孩子更善于观察。
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出了不少经典国产动画片,比如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部宽银幕长篇动画片《哪吒闹海》,来自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木偶片《阿凡提》,借以水墨画意韵拍成的《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敦煌壁画的《九色鹿》,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黑猫警长》《三毛流浪记》《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等。
渴望连环画能“动”起来
1983年,周宗凯考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的是装饰艺术。北京的生活费比重庆高,家里难以承担。于是,他从大一就开始画连环画,向杂志社投稿。由于担心被同学发现影响不好,还是采取秘密的方式,请人代为中转。
画的主题是从小喜欢的动物。他的第一篇科普连环画,就是讲述一头野生大象对它死去同伴的纪念。周宗凯的连环画第一次在《奥秘》杂志发表,收到了340元稿费,立即给家里寄了一半,老家镇上都轰动了。大学四年下来,他发表了上百件作品。
那时候,北京动物园是他除了学校以外最常去的地方。狮虎山、象山、百鸟园,都留下了周宗凯的足迹。常常可以看到一位长发青年,一手端着画板,一手握着铅笔,一边打量动物,一边飞速地在纸上留下动物的各种姿态。现实中的动物很快变成了手上栩栩如生的手稿。
周宗凯常在想,要是画板上的动物能像动画片里那样可以活动,该多好啊!不经意之间,童年时对动画喜爱的那颗种子,在脑海里慢慢萌芽。或许,他与动漫的缘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看漫画咋成了“不务正业”?
1987年,周宗凯回到重庆,到川美任教。平时也爱看迪士尼动画片的他时常在琢磨,银幕上那么精致的画面,是怎么样做出来的?
那时,周宗凯仍在坚持画连环画。1995年,他在杂志上开辟了专栏“KK画廊”,形式轻松有趣,少了说教,互动性更强,让青少年接受起来更容易。每天早上,周宗凯家门前的邮箱都会被一叠叠信件塞满。来信的大都是小朋友和20多岁的青年,表达对动漫的喜爱。其中,很多青少年都提到一个困惑:父母不支持他们看漫画和动画片,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回复读者来信时,周宗凯突然想到:有那么多父母反对孩子看动漫,要是大学里有了动漫专业,动画成为一个艺术门类,一个产业,家长肯定会改变观点,孩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喜爱动画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动漫大规模登陆中国大陆,圣斗士、阿拉蕾、七龙珠……学校旁边,铺天盖地都是日本漫画书。这时,周宗凯开始仔细思考开设动漫专业,除了想为动漫正名,也想培养出专业人才,制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动画。
全国首批动漫专业学生是被“骗”来的
第二年,经过认真考察和规划,他慎重地向四川美术学院提出申请——创建动画专业。
申请很快得到批准和支持,但这一年的招生工作都结束了。怎么办?于是,学校临时将已经招进来的设计班改为“卡通班”。当时就有学生和家长不乐意了,“设计班怎么突然变成卡通班?上大学去学画小人书,像什么话!”
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那年夏天,在老校区礼堂,作为主要筹建人之一的周宗凯做了一次公开演讲。他把未来动漫产业的前景分析了一番,真诚向新生和家长阐述了这是一项有新意、有前途的专业。他用尽全力,希望把未来这些动画人才留住。一番话讲下来,他头发和衬衫都已湿透。
“在重庆,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出很棒的动画片!中国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周宗凯的演讲结束后,会场鸦雀无声,继而议论纷纷。
最后,60名学生,全都留了下来。
就这样,第一批动画专业的学生被懵懵懂懂地“骗”来了。当时在全国八大美院中,川美是第一个开设动画专业的。现在回头来看,这一批学生中很多都已成为了中国动漫产业的中坚力量。
那时周宗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让他惊喜的是,两年后的毕业展轰动一时,全国各地来了很多广告公司招人。还没毕业,这批学生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市场供不应求。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为此做了专题报道。四十分钟的专题片无形中对这个新兴专业又是一次推动。许多本来担心学习动漫没有前途的学生和家长,都解除了疑虑。
首次试水成功,使得动画被纳入正式学科和专业,接着动画专业又升级为川美影视动画系,之后再升格为影视动画学院,成为川美的王牌专业之一。如今已有900多名学生。
第一部动画片 “动”6分钟花了一个月
1998年暑假,周宗凯和学生们接了一个啤酒广告。那时没有电脑软件,出图全靠手绘,“动”一秒需要24张手稿,30秒就需要画7、800张。用周宗凯的话说,大家画得“吐血”。最后做出来的片子虽然只有简单的动作,画面粗糙,但毕竟“动”起来了,大家都很兴奋。
接下来几年,川美动漫学院进行了教学改革,强调动画一定要“动”起来,并与社会充分对接。2004年,国家提出发展动画艺术,第二年,又强调发展动画产业。而川美的人才储备正好应景。于是,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起来,进入产业化运作,开始按照行业标准打造动画片。
当时重庆的动画片制作基本上靠川美作为人才支撑。同学们相当积极,很多人踊跃报名当导演。要求是10分钟一集,先生产出300分钟的片子,做出完整的动画片。那个暑假,很多人都没回家,在教室里黑白颠倒地画。一个月过去,做出了10分钟,剪辑出来,只有6分钟。
“心里凉了半截!”就为了这6分钟,足足忙了一个月。在周宗凯看来,这是重庆动画史上第一次大演习,也是一个里程碑。虽然这个头开得并不算漂亮,但重庆动画人们不怕失败!
片子做出来以后,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高校和行业结合的形式,无形中成为标兵,同时也填补了本土动画的空白。经历了第一个月“练兵”的痛苦,后面做得越来越顺。紧接着又要求提高到年产动画片1000分钟。
做了半年,尽管还是有不少缺陷,但周宗凯和整个团队备受鼓舞,重庆动画第一次实现了规模化和规范化。根据我市动漫产业发展的需求,要打造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当时有一个硬指标——年产3000分钟。周宗凯一咬牙,应允了下来。于是,睡办公室通宵加班成为常态。但经历了这一场硬仗,整个重庆地区的动画制作水平有了一次质的提高。
2006年,实现了动画片年产3000分钟的目标,在西南和重庆位居第一,在全国动画公司中排名前列。动画片也在全国40多个电视台播出,引起轰动。这部动画片名字叫做“麻辣小冤家”。
从一个月6分钟到一年3000分钟,用了不到三年时间。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授予重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并促成重庆广电集团与四川美术学院的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使四川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正式启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准备将史前动物搬上院线
重庆动漫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在全国能排进前十。从举办第一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今年即将是第十届。2010年,“重庆造”动画片“输出”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播出。当今的动画技术已不仅仅是动画片的概念,在游戏、考古、商业、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运用。
周宗凯的学生,2010年川美动漫学院毕业生,“85后”文浩,现已是重庆“想象创客”动画中心部门负责人。他带领20多个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组建的团队潜力十足,其中很多成员也都是川美毕业生。“爱奇艺”投入上亿元打造的IP,正在热播的“无敌小鹿”,其中儿歌和寓言故事系列都是他们制作的。这家成立只有2年的新兴动漫公司,主打长篇低幼动画,之前以外包为主,去年开始逐渐将重心转到原创上来。“尽管原创比外包麻烦,前期投入多,还可能会赔钱,但我们希望真正做自己的东西。”文浩的愿望是,制作最好的低幼动画,未来打造出像“小猪佩奇”那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幼动画品牌。
目前,他正带领川美的动漫团队,准备将已经消失许久的史前动物“复活”,并搬上大荧幕。
相关链接>>
这些动画片都是重庆造!
《小猪班纳》:可爱顽皮、充满好奇心的小猪班纳和朋友们在星幻岛上的成长故事。温馨有爱令人感动,不失幽默风趣,让观众同小猪一起感受快乐的阳光。
《可儿历险记》:这部由重庆邮电大学打造的动漫作品曾在央视少儿频道亮相,耗时两年打造,是我国首部以大学生为主要创作团队的动画片。
《嘻哈游记》:将“寓乐于教“和”寓教于乐“完美结合的三维科普探秘动画大片,将《最新十万个为什么》与《西游记》巧妙结合,以孙悟空的第N代传人孙一空为主要人物带领小伙伴们踏上一条惊险、幻想的探秘旅程,解开一个个未知之谜,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愉快成长。
《莫莫》:一部大型科幻追逐本真的动画。在未来世界里,所有的城市都越来越相近,人们都像一块冰冷的钢铁。因为莫莫的到来,人们才渐渐找回了被层层面具所掩盖的自我。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摄影 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