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1917年,九宫八卦的山城古城门
重庆府文庙位于临江门内,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间,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在明清两朝数百年,不断地得到培修与维护,到了清宣统元年(1909年),川东道台衙门又将文庙加以大修扩建,以扩大规模。
文庙门外,就是泮池,也就是夫子池。泮池的由来,说的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有一小池,孔子常在池子里洗笔洗砚台,叫洗墨池。后来各地修建文庙时,也都建有泮池。这泮池较大,说是“周近八十一丈,阔二十四丈,深五尺,”种有荷花。
文庙的大成殿正中,面朝南方,立着孔子的木雕像。以区别泥胎佛、道塑像,以示正统。大成殿外面,有名宦祠、乡贤祠,供奉着本土德高望重的贤达士绅。主殿大成殿前的月台3层,皆以石栏围绕,这在众多文庙中是很独特。
清光绪十六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根据当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重庆成为第一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
重庆城门一般指重庆古代环绕渝中半岛近八公里城墙的门,九开,八闭,共十七座。另江北古城城门共十座,佛图关城门四座。
公元前316年,为巩固秦朝统治,张仪在故巴国国都江州(今重庆渝中半岛)始筑城墙,南宋时期蒙古南侵,彭大雅据半岛地势筑城,基本形成重庆古城墙格局。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在旧址建成象征“九宫八卦”的九开八闭共十七座城门。
自古以来,重庆就因处于两江相汇,而水域通达,从朝天门码头到新建的寸滩集装箱码头,重庆码头一直是长江流域水运往来的要地,早年间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与码头相关的就有五处之多。
清朝巴渝十二景中的“字水宵灯”,指的是当时重庆万家灯火的场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灯火是来源于船户。当时到了夜晚,最热闹、灯火通明的就是云集在码头边的这些船只,船上的人家聚在一起,或吃火锅,或聊天、赌博,灯火将长江照得通明,成为最早的“重庆夜景”。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编制为国民政府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首任市长潘文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10日,以刘湘为首的四川新省府在重庆成立。6月18日,四川省政府迁离重庆。
原标题:重庆旧影1917年,九宫八卦的山城古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