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罍、觯、卣、斝…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甗、罍、觯、卣、斝……这几个字怎么读?你又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在2500多年前,它们并不生僻,而且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可2500多年的悠悠岁月过去,它们却早已让人陌生。
今天上午,《江汉汤汤 南国之纪——曾侯与他的时代》展览在重庆三峡博物馆4楼临展厅内正式拉开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大幕。包括69件套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105件套文物,将为观众们讲诉曾侯与他的时代的故事。而在这个展览中,这一件件如今让我们陌生的器物,将一一在你的面前展露它们绝世的风采。
尊可不是“酒杯”,觯才是
说起“尊”,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和电视剧里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饮酒所用的“酒杯”,但实际上,经过考古学家们考证,“尊”并不是用来喝酒的,而是用来分酒的器物。
2500多年前人们喝酒所用的“酒杯”,其实叫做“觯(zhì)”,它是汉族古代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成的它们形似尊而小,或有盖。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中的一种,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据展览策展人王麒越介绍,从字形特征不难看出,这类酒具大多源于上古兽角制作的水器。《礼记·礼器》“尊者举觯。”郑玄注称:凡饮酒时,”三升曰觯”。
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
王麒越说,在喜爱喝酒的周朝,各种各样的青铜酒器达到了让人目不暇给的程度。在展厅中,除了觯以外,还有包括尊、斝(jiǎ)、觚(gū)在内的一套三件酒具。
正如之前所说,尊是用来分酒的器具。斝则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斝被定为御用的酒具。而觚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它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
“我们将这三件器物放在一起,就是为了给观众们呈现3000多年前人们的酒桌文化。”
卣、罍、盉都是古代人们的“酒瓶子”
说完了喝酒用的器物,当然少不了装酒用的酒瓶子,在展厅里,各种各样造型的盛酒器让人眼花缭乱。
△小臣作父乙卣
第一个跃入眼帘的,就是“小臣作父乙卣(yǒu)”,这件1961年出土的青铜器,就是商周时期流行的盛酒器。
△小臣作父乙觯
王麒越说,西周青铜卣的造型特点是全身矮胖,体型扁圆,大肚子小口,常在提梁和器身上作精美的纹饰。这件提梁卣上刻有:“小臣作父乙觯”,应该是小臣为他的父亲所制。这种以私名为父亲制作青铜器的先例,始于商代晚期。
这件铜觯(zhì)的主体纹饰为云雷纹与夔纹,颈部与腹部浑然一体,无明显界限。圈足上装饰有一目双身的夔纹。颈部有环钮,钮中套拱形提梁,提梁两头各有一个奇怪兽头,形状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双耳圆大,两目圆睁,长吻前伸,看起来像貘。
提梁上铸有四处写实风格的蝉纹。蝉首呈兽形,眼睛凸出为梭形,宽大的蒜头鼻前凸,脸面两侧对称,长须前伸,前端卷曲。而古人正是以蝉入土重生、蜕变新生的生命历程寄托了高洁的情操,和追求永生、新生的朴素愿望。
△夔纹罍
王麒越说,除了卣之外,展厅里还有罍(léi)、盉(hé)等不同式样的“酒瓶子”,但是它们更多的出现在周朝,春秋时期,因为人们觉得周亡国的原因就是嗜酒所至,酒器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餐桌之上,而各种各样的食器开始盛行。
鬲烹炒,甗蒸煮,簠簋则用来装食物
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古人们到底是用什么来烹煮盛放食物呢?王麒越说,此时的食物主要以烧烤涮烫烹煮为主,青铜器、陶器、漆器及原始瓷器等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以青铜制的饮食器,还兼有礼器之名。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举国重器熬煮油烹之器——鼎。它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而后又以示王权。鼎,初现于夏,盛行于唐,成熟于西周,春秋之战国时,实用意义渐弱更偏重于以示权势。秦之后,鼎的王权意义渐失,伴随佛教文化延续成装饰焚香之器。
除了鼎之外,鬲(lì)也频繁地出现在了展厅之中,它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烧煮或烹炒的锅,有陶制鬲和青铜鬲之分。
△北子甗
而甗(yǎn)就是古代人专门用来蒸煮食物的器具了,它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bì),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流行于商至汉代。
煮好的食物用什么装?王麒越说,古代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物叫做“簠(fǔ)”、“簋(guǐ)”。它们都是为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簋是古代汉族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形似大碗,人们从甗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则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用途与簋相同,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摄影 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