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直击抗疫一线 | “送走一个又来一个!”一名医护人员的心理起伏“日记”
02-04 11:08:1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月3日,连下了两天雨的黔江,雨过天晴。

傍晚6点,夜幕降临。黔江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救治医院病区内,李晓丹在4楼的办公区来回踱步,不时拿起电话查看,调节音量,生怕开成了静音。

突然,电话响了,来电显示为“院感管理与预防保健科”,她猛的抓起电话:“喂……”

接完电话后,她如释重负,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丝微笑。

1.jpg

送走最后一个疑似病例

“第二次检测结果出来了,是阴性。恭喜你,可以出院了。”接完电话,李晓丹小跑着来到病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舒(化名),这名患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隔离解除。

“又走一个,太好了。”目送着张舒离开医院,李晓丹坐在椅子上舒了一口气。

李晓丹是黔江中心医院呼吸感染科副主任,集中救治医院投用后,被任命为副主任,负责疑似病例病区医疗管理工作。

医院前后共收治了11个疑似患者,张舒是她送走的最后一个。

张舒是2月2日凌晨送到医院的,只有21岁,在黔江区一家药房上班,每天接触的人不少。当时有发烧咳嗽的症状入院检查,经过检查,被认定为疑似患者,马上送到疑似病区进行隔离。

在李晓丹的备忘录上,记录着所有患者的情况:

1月27日,阴,黄浩入院;

1月30日,晴,两例出院

……

2.jpg

不到10分钟又来一个

“真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这个病房再也不要来人了。”李晓丹说。

话音刚落,电话铃声又响起。

“做好准备,马上送一个病人进来。”李晓丹心里咯噔了一下,马上着手分配工作,10分钟后,一名男子被送到病房。 

“54岁,与武汉有密切接触史。”

看到患者的病史,李晓丹提高了警惕。将患者安排到准备好的病房后,开始准备相关检查。

“密切观察,不要掉以轻心。”李晓丹提醒当班护士。

“送走一个,又来一个!”李晓丹一声叹息。她希望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少。

等待结果的煎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黔江中心医院开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热门诊,刘燕(化名)就是第一名确诊患者。

李晓丹还清楚记得,1月26日下午,刘燕来到发热门诊检查,当天她正好值班。在询问病史时,得知她男友是武汉人,并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之前一直和男友在一起,回到黔江后,她便来医院做检查。“我们立即对她进行了采样,黔江区疾控中心初步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后连夜将样本送到了市疾控中心确认。”李晓丹说。

当时黔江区还没有一例确诊患者,如果这个被确诊,就意味着她身边存在更多的接触者。李晓丹形容当晚的感觉,等待的过程非常难熬。当晚,她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来消息,刘燕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也是黔江区首个确诊患者。

“必须立即展开治疗,为患者争取时间。”李晓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她住院、治疗。

当晚,她在备忘录上写道:1月27日,阴霾天,首例患者入院。

疑似病区的“心理专家”

在李晓丹看来,在疑似病区上班,需要扮演的角色不止是医生,还有“心理辅导师”,“疑似病区和确诊病区不一样。对这些患者来说,他们的心情特别复杂。一直处于一个未知的过程,每次送检,对他们都是一次煎熬。”

前几天一名患者刚进入疑似病区时,情绪非常激动,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也不配合医护人员检查。她一直在病房安抚患者的情绪,经过近2个小时的沟通,患者情绪才逐渐平复下来。

“他们这时内心很脆弱,如果提出什么需求,要尽量去满足。”李晓丹说,当时那名患者喜欢吃水果,她们就通过手机联系外面的工作人员,给他送些喜欢的水果进来。

不仅如此,在她的手机里,存着很多患者出院的报道,她也经常用这些报道鼓励他们,就算确诊也不可怕,这个病,有得治! 

一位母亲的牵挂

从1月20日发热门诊开诊后,李晓丹就再也没回过家,24小时呆在医院,她已经搞不清今天星期几,多少号。

“你们还好吗?今天娃儿吃得好不好,睡觉乖不乖?”晚上得空时,她给妈妈发去微信。她有两个孩子,大儿子4岁,小儿子刚满6个月,她和丈夫都是黔江中心医院的医生,丈夫在重症科,疫情发生后,两人都写了“请战书”,后来,她去了疑似病区,丈夫分配在了重症病区。

两人虽然都在医院,却见不着面,每天靠微信报平安。最让她放心不下,就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进病区之前,李晓丹就把两个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小儿子一直在喝母乳,她原本打算喂到1岁的,但疫情之下,她不得不隔断母乳,上一线救护患者。

后来,她从母亲那里得知,自己刚走那几天,孩子很不习惯,不喝奶粉,每天晚上哭。所幸的是,现在孩子习惯喝奶粉了,晚上睡觉也踏实了。

“对我来说,现在是来一个紧张一次,走一个轻松一些。”对李晓丹以及同事来说,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样的心理起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黎静 刘波 实习生 柳砚秋 摄影 冉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