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集中隔离·期盼②|入住24小时 最想听到的话是“体温正常”
    02-12 20:02:0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00:0000:00 Play Full screen 重播 刷新试试

    目前,渝北区已设置了两个集中隔离点。隔离者在里面的生活状态如何?

    2月12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其中一个集中隔离点渝北某酒店进行探访。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一名已入住3天的“客人”张平(化名)通过手机视频给我们讲述了他入住酒店最初的24小时。

    (4154870)-20200212211523_副本.jpg

    入住隔离点

    救护车上门接10分钟办好手续

    张平今年25岁,重庆彭水人。

    去年11月,在石家庄打工的他回到重庆,住在渝北的姐姐家。

    2月8日,张平陆续接到渝北卫健委、公安等相关部门的电话,因他是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隔离。

    “喂,你好,我们到小区门口了。”

    2月9日晚上6点过,张平正准备吃晚饭时接到电话,运送集中隔离者的救护车已经到了。

    “你带这点衣服够用不?缺啥子就说,我给你送过来。”姐姐放心不下,反复叮嘱。

    “没得事,我去呆半个月就回来了。”来不及吃饭,张平提上装有换洗衣物的纸袋,安慰了姐姐几句,转身出了门。

    6点半,救护车从小区出发,20分钟后就到了集中隔离酒店。

    下车后,张平在酒店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又依次完成了体温测量、填表登记等流程,办理好入住手续。

    “整个过程很快,不到10分钟,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人员那句‘体温正常’。”张平说。

    朋友圈

    集中隔离“闭关14天”

    进入自己的房间,张平看了看手机,刚好19点。

    “住的是单人间,床很大,设施都很齐全。”张平坦言,环境比自己想象中好很多。

    (4154869)-20200212211517_副本.jpg

    他还发了个朋友圈,告诉朋友们自己开始了集中隔离,要“闭关”14天。

    还没来得及一一回复朋友的评论,酒店工作人员已将晚饭送到了房间门口。

    “吃的两荤两素,还有一碗鸭子汤,一根香蕉,伙食还可以。”

    张平说,一开始他并不理解为什么酒店只把餐食送到门口,心里多少有点郁闷。“我只是隔离观察,感觉像把我当成了病人,所以就跟酒店抱怨了几句。”没过多久,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给他打来了电话。

    张平说:“确实没想到,我只是随口抱怨两句,他们却很当回事。”

    最想听到的话

    每天两次的“体温正常”

    第二天早上6点不到,张平就醒了。这是他近来醒得最早的一次。

    8点过,吃完酒店送来的早餐,张平开始挨着跟家人和朋友们汇报自己的情况。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发信息,一会儿通视频。“很好”、“放心”,是他用得最多的两个词。

    “你好,请开门测量体温。”

    9点钟,医护人员上门为每一位隔离者测量体温,对体温无异常者都要回复一句“体温正常”。

    而这也是张平每天最期待听到的话。“我们每天要测量两次,下午是5点钟左右。”张平说。

    傍晚6点,吃完晚饭后,张平打开了手机上的K歌软件,在房间里纵情地唱了起来。

    没有听众,“现在终于没有人说我唱歌难听了。”张平笑着说。

    QQ图片20200212212658.jpg

    对于接下来10余天的独居隔离生活,张平说,这里无论从住宿环境、还是生活照顾,都“很周到”,没什么可挑剔的。

    “在这里,就好好配合做好隔离吧。隔离完了确定没事,就能回家了。”张平说。

    12日傍晚,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结束采访离开酒店时,收到了一条张平发来的信息:“已经做了检查,明天就晓得结果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王倩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