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退休教授十年打造家庭版迷你“邱园” 近千株植物四季鲜花瓜果不断
03-29 22:12:4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82)-20210329222558.jpg

“吴老师,能来你的花园参观一下吗?”这个月,吴时敏在家接待的客人他自己都数不清了。几位陌生的孃孃,在他家墙外的紫藤花下自拍的场景,时常可见。四川美术学院退休教授吴时敏花了十年时间,将自家花园打造成一座让无数人羡慕不已的“迷你版植物园”,里面有300多个品种,近千株植物,四季鲜花、瓜果不断。春天,正是他家花园最美的时节,不时有人慕名前来,在花园“打卡”,流连忘返。

有人开玩笑说:“吴老师,你家的花园都可以当个景点卖门票了!”这时,吴时敏总会笑而不语。在他心目中,花园是他的秘密基地,一个与大自然,与自己交谈的地方。他很感谢这些可爱的植物,让他与美好的生命朝夕相伴。

十年打造“梦想花园”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76)-20210329222538.jpg

走进位于沙坪坝区大学城的四川美术学院家属区,不用问路,墙外植物开得最繁盛的那家就是吴时敏家。还没走进去,就能看到紫藤的枝条错落有致地垂下,缀满粉紫色花朵,散发出淡淡幽香,红叶李的小白花也热闹地铺满枝头,垂丝海棠、爬山虎开得精神,绿意盎然。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80)-20210329222747.jpg

今年66岁的吴时敏,曾先后担任过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教研室主任、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摄影艺术教研室主任、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他的兴趣广泛,不仅擅长摄影、陶艺,还自学油画、大提琴、钢琴等。以前趁着寒暑假去世界各地旅行,在全球有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园,位于伦敦的“邱园”里,吴时敏被里面丰富的植物和造境深深吸引,并受英国人的园艺理念所启迪,于是,他有意识地精心布置起自家花园。十年间,吴时敏和爱人源源不断购置了大小植物,慢慢积累,让园艺成为了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之一。

走进吴时敏的花园,他会像介绍家庭成员一般讲解各种植物,如数家珍:大花马齿苋,太阳花的一种,阳光越强开得越欢;紫薇花在秋季剪枝后,春天便会发出如花儿般的嫩芽;怕冷的仙客来,去年开花后悉心伺候,熬过了冬天,现在以娇艳的花儿给予回报;大花樱花草,也叫报春花,冬末复苏,初春开花,也是他最喜欢的花儿之一;虎耳草开花时,就像一大群白色蝴蝶飞舞,热闹得很;紫色鸭趾草也叫吊竹梅,每年冬天,他会将过冬后枯萎的植株上残留的鲜活尖端掐下扦插,“百分之百成活,很快又能长成丰满的一大盆了。”金银花、露薇花、孔雀竹芋、苏铁蕨、铁线莲、素馨、绣球花……都在各自的位置绽放美丽。

艺术家独到的审美,让他将各种植物除了按照习性外,还按照色彩、形态进行布置,极具美感。吴时敏还为各种植物制作了标签,比如,仅是朱顶红就有九个品种:花孔雀、曼波乐曲、舞蹈皇后、粉色惊奇、珍妮小姐等,根据标签,一目了然。

“镇园之宝”开了2516朵玉兰花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311)-20210329221520.jpg

今年初春,最先从冬天的萧瑟中苏醒的,就是窗外的这棵吴时敏最宝贝的玉兰花了。窗外的玉兰树是他十年前亲手种下的,当时只有1-2米高,现在已经6米。以前开花最多也就200到300朵。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他还以为玉兰树熬不过去,没想到开春时,又发起新芽。他戏称这棵树是“镇园之宝”。

今年3月,“镇园之宝”迎来了最丰盛灿烂的年头,枝头冒出了上千朵花,令人惊叹。吴时敏正好有空,就将拍下的高清照片在电脑里画上一个个细小的格子,一朵朵挨着数,数出来居然一共有2516朵花。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313)-20210329221523.jpg

他还为花儿填了一首词:“尘嚣外,家园边,暖阳共蓝天,春光亮眼寒冬残,白玉堆如山。树之涯,园之角,风雨催花落,一剪春枝尽余欢,赏花已忘寒。”

虽然吴时敏培养的大多是观赏性植物,但花园也给予了他慷慨的“回报”:石榴树去年结了27个大果,不仅家里吃了个饱,还与亲朋好友分享了丰收的喜悦;藤架上的西番莲,结的果实就是美味的热带水果——百香果。摘下果子后,拿水冲泡,味道酸甜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他和爱人坐在开满蓝花楹的藤椅上,手捧一杯百香果茶,细细品尝花园的馈赠;种在车库顶上的大花萱草,也就是可以食用的黄花菜,往年能开出上千多朵花,自家吃的黄花菜也是不用愁;楼顶种的秋葵,是花果兼具的好东西,嫩果荚清香美味,营养价值高,也成了餐桌上常见的菜。

“稀客”蜂鸟频频光顾花园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78)-20210329221950.jpg

吴时敏家的后院池塘对岸是一片丛林,经常有一大群鸟儿来到房前屋后觅食,欢闹喧天。他曾在这里拍到过香公雀,池塘里的一对小鷿鷈已经生长繁衍好多代了,他还曾拍摄到夜鹭在钓鱼台上守网待鱼,在他钓鱼时,还有绿翠鸟飞来站在鱼竿上。

卧室的窗户对着一株灯笼花树,有一天,一只个头很小,羽毛颜色绚丽,嘴巴尖尖长长的鸟儿绕着窗外的灯笼花转,不时悬停在空中吸食花蜜。这不是蜂鸟吗?他赶紧举起相机拍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他刚打开窗帘回到床上休息,看到蜂鸟又出现了,他躺在床上,隔着玻璃又是一阵猛拍。

照片发布到朋友圈后,有的人提出质疑:怎么会是蜂鸟呢,不是只有美洲才有蜂鸟吗!

吴时敏特意请教了朋友和鸟类专家,发现光临花园的,的的确确是蜂鸟。它的学名是叉尾太阳鸟,也叫做亚洲蜂鸟,嘴细长下弯,舌头呈管状,专门用来吮吸花蜜,在城市里比较少见。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98)-20210329221646.jpg

除此之外,还有黄豆雀、竹鸡、白头翁、画眉、白眉柳莺、斑鸠等,都是吴老师花园的常客,都被他一一用镜头记录下来。

“最近几年,来花园的鸟儿越来越多,也说明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吴时敏对这些不速之客非常欢迎。

制作“喂鸟器” 招待“不速之客”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301)-20210329221654.jpg

当他看到鸟儿们在花园桌面上啄食青苔,特别在冬天里很难找到食物,他觉得应该为这些可爱的鸟儿们投放粮食,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过冬。

他装了一些谷子在陶盘里,放到花园,很快就有画眉光顾。画眉一边啄食谷子,一边弹些谷子到盘子外,于是其他几只画眉也可以在地上捡食谷子,而不必一起拥挤在盘里了。

花园桌距离室内太远,赏鸟和拍摄都不太方便。于是他把陶盘移到较近距离、方便观看的位置。竖立了一根有分叉的樱花树干来安放陶盘,让观赏鸟儿的场景更具趣味性。

不过,吴时敏总觉得陶盘还是缺乏点味道,而且下雨时盘内会淌水。于是产生了制作一个不怕淋雨的自动喂鸟器的想法。

在参考了资料、设想了各种方案以后,吴时敏决定,用他钟爱的旋切木艺来实现这个计划。

他找来陈年老柏木,锯下一小块,划线、上带锯、备好粗坯,安装花盘、上车床、旋切、抛光,再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饮料瓶安装上去,盘边到瓶身的距离,正符合一只中等身材鸟儿的 “鸟体工程学” 尺寸,方便鸟儿站在盘边啄食瓶子里的谷子。最后涂刷木蜡油和防水胶,金灿灿的老柏木喂鸟器出炉!他又在瓶子上掏孔,孔的大小略比谷子的尺寸稍大,以便鸟儿啄食顺利抠出,又不至于漏出谷子。

考虑到下雨时要让雨水流走却又不淌在盘中,他还在盘底钻了小孔,考虑得非常周到,甚至为鸟儿设置了一些可以站立的横枝。

这样一来,光顾花园里的鸟儿更多了。“这鸟儿的胖喙专为剥壳而生,它对付带壳的谷子简直利索极了。我设计的瓶子上的小孔,鸟儿也很能适应,它们能老练地从孔中掏谷子吃!”

花园是最好的“医生”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90)-20210329222003.jpg

2019年,吴老师的爱人赵老师生了一场重病,用他的话说是“刚从死神魔爪中逃脱”,目前正在康复当中。“我们经历了人生中一场最大的苦难,更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从此以后,花园成为了赵老师最爱的一处地方。每天的生活就从欣赏花园里的一棵植物开始,换上围裙,然后开始从一楼开始,一盆一盆地照顾每一株植物。该浇水的浇水,该施肥的施肥,忙完以后大半天就过去了。“虽然也会有些累,但看着每棵植物郁郁葱葱地生长,心情很愉快,身体也得到了锻炼,病情自然也有所缓解。”

赵老师说,打理花园,跟大自然相处成为了疗养身体和放松心情的最佳方式,现在病情已比较稳定,也有花园的一份功劳。

夫妻俩还养了一只叫做“赛虎”的金毛犬,已经13岁,相当于人类的90多岁。“赛虎”跟在两人身后,巡逻花园。有时会嗅一嗅带有特殊香味的植物,但只要“妈妈”轻轻在脑袋上拍一拍,提醒说,“不能吃掉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哦!”“赛虎”就会很乖地一口都不会咬。

打理花园如对待人生:既要用心又要淡然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286)-20210329222554.jpg

吴时敏专门开了一个名为“wsm的艺生活”的微信公众号,将花园的每一种植物呈现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在他看来,打理花园时,能收获不少人生哲理。比如,棒叶落地生根属于“胎生”繁殖,叶尖的每一个小幼株,一但掉落入土,都能长出一颗完整的植株。花盆中的佛甲草,掐了几段埋入石板间的土种中,很快就长成成片的了。“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惊叹!”

他看过不少豪华的花园,投入不菲,但却不一定好看。他认为, 一个人的花园也带着主人的情感和品味,建议需要打理花园的朋友们平时多看书,了解植物的习性外,也学习一些植物园的专业搭配,思考如何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而不是直接把花草放在那里就好。他也会向一些园艺专家取经,走到某个苗圃时,顺便向老板请教。“花园里的植物,不一定要多名贵。”他说,自家栽种的植物,大多是在白市驿的苗圃中购置的,因为价格比较便宜,有的是花友间的交换,有的是将野外的植物移植。他喜欢接触新品种,没养过的都会去尝试。

往年每年寒暑假,夫妻俩会出远门旅行,便安装了自动喷淋系统。有的弱小的花草经不住风吹日晒,被自然淘汰,他俩回来后也不会太难过,整理了枯枝又重新开始种植。

吴时敏听过一句话:一个成功的园艺家都是踩在千千万万的植物尸体上成长起来的。他认为,摆弄园艺最主要是去享受这个过程。如果购置太过于名贵的花木,可能就会日夜担心其是否成活或健康生长,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大学教授十年打造一座微型植物园(6120315)-20210329222029.jpg

在吴时敏看来,花园已经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植物相伴,和它们对话,与花儿们情感相通,以花儿抚慰心灵,激发生活的灵感,又因花儿感悟生命的美好,获得内心的宁静。花园中的植物能触动情感中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为之感动和赞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