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倒计时之防疫篇丨闭环如何设置?发生感染怎么办?精细化防疫,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1月4日晚8点,2022年北京冬奥会就要进入30天的倒计时,北京将作为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为奥林匹克历史书写新的篇章。
冬奥越来越近,从运动员到防疫,从重庆到北京,让我们一起期待,30天后共赴这场冰雪盛会!
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相关的防疫政策也颇受关注。2021年12月13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在各个环节进行了精细化防疫,以赛事为核心,以运动员为中心,确保赛事正常运行。
冬奥来京人员全程闭环管理,不影响百姓出行
《防疫手册》第一版于2021年10月25日推出,第二版于49天后发布,就疫苗接种、海关入境要求、机票预订、出发前检测、冬奥赛时、闭环管理、住宿、交通、餐饮、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密接管理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等方面,提供了更加详实的信息。
《防疫手册》规定,除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因为极其特殊的一些原因,允许医学豁免以外,要求其他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必须接种疫苗,才能免去入境后21天的隔离。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在谈到《防疫手册》时表示,很多国家都积极响应,而且都给运动员接种了加强针。
涉奥人员入境之前,要进行多个步骤。首先要提前14天下载冬奥App,每日进行健康监测。第二是来华14日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第三是航班起飞前96小时内要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第四是针对入境来华前的既往感染者,要做四次核酸检测,同时要提前8个工作日向北京冬奥组委提交既往感染的相关审核材料。五是入境时,要在机场海关进行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检测。
从涉奥人员抵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一刻开始,就进入闭环。首都机场专门为冬奥开辟了停机位、人员专门区域、专门通道和流线。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介绍,“因为有一个完整的闭环,所以普通百姓出入境的话,完全可以放心,大家是在闭环外的安全区域,整个流程是封闭安全的,所以百姓不会跟境内外人员发生相关交叉。首都机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第一入境点,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防疫手册》也会随时更新。韩子荣表示,将密切关注疫情变化,保持防控措施动态调整的灵活性。
若场馆内发生感染,有完备应对流程
如果比赛期间,场馆内发生感染事件,如何进行处理,以及防止感染传到北京等城市层面?对此,黄春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如果是无症状感染者,三个赛区都专门设置了隔离设施。如果有症状,就会送到赛区指定的定点医院。
针对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进入隔离设施后24小时起,每天都要检测核酸,只要间隔24小时连续两次核酸阴性就可以解除隔离。届时,根据其身体状况和自己意愿或者是赛事需要,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比赛和工作。
针对有症状的感染者,需要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消失、肺部炎症吸收,同时有间隔24小时的连续两次核酸阴性后,根据其意愿,在恢复之后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参加下一步的工作或者比赛。
“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就是阳性必然会产生密接。”黄春介绍,密接的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包括航班密接标准、赛时密接标准等,判定相关的密接。“冬奥赛事是闭环管理,在每天进行核酸筛查的情况下,我们也制定了密接相关政策,包括单独居住、单独送餐,给他安排专用车辆在场馆和驻地之间通行,但前提是每天要做两次核酸,闭环内常规是每天一次,但是对于密接人员,我们要做两次核酸。所以,如果核酸都是阴性,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比赛或者工作。”
防疫神器助力,紫外线多光消杀率接近百分之百
除了严格的措施,高科技也自然而然地被引入到防疫中。
以国家体育馆为例,场内有一台6面消毒设备,其采用紫外线多光消杀方式,在冬奥期间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使用的各种设备、物品、衣物提供快速消毒服务。据表面消毒关键技术与智能应用装备课题实施负责人陈昭介绍,消杀率能达到99.99%。
因为安检采用一查一消(毒),所以现场还专门研制了双腔体的手持安检仪消毒柜,快速消杀手持安检仪,提高过检效率。
同时,装置在智能机器人上的准分子消毒灯,能够发出中心峰值波长222纳米的深紫外线,对工作人员及运动员所在空间中的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行高效消毒,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北京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