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老重庆 | 鹅岭真有鹅吗?佛图关还是浮图关?你知道重庆这些老地名的来历吗?
02-19 20:53:3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世纪30年代《重庆市街道图》

地名的产生,或因自然环境,或因历史事件,又或因人物传说、重要建筑、遗址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颇具特色的老地名却渐渐消失。近日,渝中区收集消失地名1168条,形成《渝中区消失地名名录》。重庆哪些地名需要保护下来呢?《渝中区消失地名名录》作者、重庆地名文化研究专家李正权表示,在主城需要保护的地名中,渝中区占了近一半。

据了解,按民政部颁发的MZ/T033—2012《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地名文化遗产包括千年古城、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甲骨文和金文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著名山川地名、近现代重要地名等内容。“作为具有两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重庆主城区内不少地名都具有文化遗产的性质,切实加以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李正权说,重庆辖区的大多数县,都是千年古县,像巫山、奉节、忠县、涪陵、彭水、合川等区县的得名都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还有诸如潼南双江、江津白沙、酉阳龚滩、彭水郁山、巫溪宁厂、石柱西沱、渝北龙兴、綦江东溪、九龙坡走马、巴南丰盛、铜梁安居、永川松溉、荣昌路孔等千年古镇,都应当加以保护。

04.jpg

▲沧白路

“重庆主城的绝大多数街道地名形成年代并不太久,需要保护的大多都属于近现代重要地名。”李正权介绍,按MZ/T033—2012《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的规定,所谓“近现代重要地名”包含了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突出传承价值,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高;二是近现代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发生地(纪念地);三是近现代国内知名人物出生地或重要活动场所;四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且影响深远。只要地名或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具备上述条件一项以上(含一项),就应当纳入到地名遗产中。

按照该标准,李正权梳理推荐了重庆主城区需要保护的一些街道地名。“因为重庆老城在渝中区,因此渝中区值得保护的地名也就更多一些,差不多占到主城区的一半吧。”李正权称,渝中区的解放碑、朝天门、通远门、红岩村、曾家岩、邹容路、五四路、凯旋路、捍卫路、胜利路、中兴路、和平路、沧白路、较场口、白象街、十八梯等老地名,都需要很好地保护下来。

03.jpg

▲20世纪60年代的邹容路

新闻多一点>>>

这些老地名,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陕西路:陕西路原名陕西街,早在清代,陕西路就是金融业的集中区,遍布各种票号、金店、当铺。其中,实力雄厚、资本充足的商家大多是陕西人经营。因此,得名陕西街(路)。1949年“九二火灾”,陕西路几乎被大火烧光。解放后重建,面貌也全部变了。“但作为重庆发展的历史见证,陕西路作为地名应当得到保护。”李正权表示。

01.jpg

▲通远门

白象街:相传,望龙门和太平门之间的城墙边原有一巨石,像一头象,取名白象。白象在北岸,而南岸又有狮子山,于是就有“青狮白象锁大江”的说法。辛亥革命前,重庆老城的中心在下半城,白象石附近就形成了街道,就叫白象街。白象街临近太平门,又靠近官府衙门,随着重庆水运交通的发展,商贾船家运货来到重庆,少不了要和官府打交道,于是,白象街一带就修起了不少货栈、商行,日益繁荣。重庆开埠后,外国商人被限制在南岸,不经许可不能到城里来。但外国商行又不能不办事,于是就有了买办,白象街又成了各种买办、商行办事处的驻地,就有了重庆城最早的洋房子。

一号桥:一号桥原为二号桥,本来是北区干道上的第二座桥。北区干道从上清寺到临江门,1927年就开始修建,因过不了一座山和华一坡之间的那条沟,一直拖到解放后的1952年才全线通车。原来规划的一号桥横跨大溪沟,早已修好,改称为四维桥。于是规划中的二号桥被改称为一号桥。一号桥跨越的那山沟,不大却深。现在看来,修这样一座桥,小菜一碟。可当时却花了不少功夫。抗战胜利后,重修北区干道,到1947年,路修到富城路华一路口,便因这山沟而停了下来。一号桥设计有了,桥墩也立了起来,就是不能架梁通车。1949年后,人民政府继续修,1952年5月底桥梁才架好,北区干道也才最后修通。那时,一号桥竟成为重庆一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这样的地名,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02.jpg

▲旧时佛图关

十八梯: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与这样的地貌相关的地名太多,如九尺坎、雷家坡之类,而十八梯名声大,在保护名单中应当首先列出来。李正权表示,当年,十八梯连接南纪门、金紫门和上半城,成为重庆城一条有名的商业街。1941年6月5日晚上,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了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大隧道发生死亡上万人的惨案。那大隧道就是从十八梯打进去,一直连接到保安路(现八一路)的。

佛图关:古时,重庆城仅西部通陆,为保卫重庆城的安全,在西面进城的大道上筑有三关。一是佛图关,二是二郎关,三是龙洞关。佛图关又名浮图关。据考证,“佛图”和“浮图”都源于楚语“於菟(wu tu)”。於菟就是老虎,佛图关就是“於菟关”,也就是“虎关”。佛图关地处鹅岭山岭的脊梁上,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形似老虎把守,是其得名的地貌原因。当年巴人溯长江西进,到达重庆,便用与楚语相近的巴语“於菟”来命名佛图关,是其得名的音韵原因。“仅凭这样的读音,佛图关这个地名就该好好保护。”李正权说。

鹅岭:佛图关前面那山岭长长的,像鹅的颈项,叫鹅项岭,简称鹅岭。鹅岭是重庆城的制高点,又是出入重庆的咽喉。鹅岭上有鹅岭公园,可以登高望远,看城市繁华,看大桥成行。鹅岭公园里还有遗爱祠,是重庆市民为表彰清末巴县知县国璋的德政而修建的。国璋是蒙古族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民情,在重庆做了不少好事。在光绪十三年(1886年)的教案中,国璋不惧上司压力,坚持要惩办不法的教首,显示出民族气节,得到重庆市民的爱戴。鹅岭公园前那条街本来叫遗爱祠,后来改为鹅岭正街。

责编 龙春晖 审校 黄艳春 总值班 官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