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记者卧底催收公司触目惊心,“讨债活”必须置于“阳光”之下
2024-10-22 13:08:20 来源:上游新闻

“我家孩子想不开吃药自杀了,是不是因为你”“她今天没上班,我们这是医院的公用电话”。近日,澎湃新闻一篇“卧底催收公司30天”的新闻引发广泛热议。文中提及,催收公司作为专业处理债务催收的机构,代表银行、金融机构等,负责追讨逾期未还的债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催收实操中存在不少乱象,行业游走在灰色地带,有的甚至触及法律底线。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目前催收的主要还是正规银行、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卡、消费贷等合法债务。但是,债务是合法的,不代表催收手段没有违法犯罪。据媒体报道,一些催收手段明显过激,甚至已经涉嫌犯罪。比如,使用私人手机进行催收是违规重灾区。一般催收公司员工会注册多个私人号码,以此绕过监管,高频率进行电话、短信“轰炸”。

在这种“私联”中,还会以语言暴力,持续骚扰催收对象,向其亲友施压,甚至开黄腔、性骚扰持卡人家属。有的催收人员还会一人分饰多角,冒充律师乃至公职人员。还有人直接骚扰欠债人的所在单位,反复拨打单位的对公电话,甚至不惜占用医院的急诊电话线路……这些离奇古怪的催讨手段,无非是为了向欠债人施压,特别是通过向欠债人的生活、工作圈子施压,以达到迫其就范的目的。凡此种种,都导致催收行业在一般公众印象中观感不佳,乃至被认为“灰产色彩浓厚”。

今年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贷款催收业务指引》(下称《催收业务指引》),其中为催收活动划定了边界,包括: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贷后催收业务主体责任,审慎实施外包;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每日电话催收不能超过3次,每天晚上10点以后不能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等等规定。

由此可见,催收阶段作为金融业务的一个环节,不能游走在灰色地带,特别是“轰炸通讯录”这种催收手段,完全是违法的,既侵害了通讯录里相关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也是一种赤裸裸的寻衅滋事行为。《催收业务指引》所有这些“细节”的设定,其实都对应着相应的行业现状。《催收业务指引》的发布,等于为行业的发展按下一个警示键,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行业从业者规范催收行为,使之更为人性化。不过,制定规范条款是一回事,现实操作则是另一回事,如何确保相关规定落地落实并不轻松。

当务之急,除了推动催收法治化、阳光化,为催收行业划下明确的赛道,更要严格规范催收手段,充分发挥监管职能。所以,必须强调金融机构的催收业务主体责任,贷款必须强调审慎原则,强化风险管理,而不能在贷款评估风险时,就默认将暴力催收当作“稳赚不赔”的工具。金融机构更不要认为把催收的“脏活累活”外包出去,就眼不见为净,把巨大的冲突和种种问题留给社会。相关部门必须重拳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欠债不还让人愤怒,但无论如何,追讨也应依法进行,若以违法、暴力的手段各种催迫,则又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催收行为只有置于“阳光”之下,在法律许可的轨道、范围、框架内运行,逐渐规范化、人性化,才能重建行业的社会信任,由此培育一个健康的信贷生态环境。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