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问:为什么是巴中?巴中,这座拥有丰富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城市,由于地处秦巴腹地,发展一直受到交通的制约。随着今年夏天巴南高铁正式开通,凭借“亚洲最长‘红地毯’”光雾山红叶,巴中正在努力推介,通过文旅产业带动当地的全面发展。
巴山一夜风,木叶映天红!随着秋意渐浓,四川巴中的光雾山再次披上了绚烂的红装,迎来了第二十二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的盛大开幕。10月8日,这一年度盛事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更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了巴中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
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一幅来自中国四川巴中光雾山的巨幅红叶节海报格外引人注目。那绚烂的红叶,如同东方的秋日浪漫,向世界传递着巴中的自然魅力,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赏。这不仅是巴中文旅的一次宣传,更是对巴中丰富旅游资源的全球展示。
“我把光雾山的红叶寄来你的身边,跟你约好见面,时间就定在这个秋天……”随着红叶节的启幕,一场名为“我把红叶寄给你”的特色活动也浪漫启程。而今,随着巴中进入高铁时代,这一老区的文旅发展更是迎来了新的机遇。
第二十二届光雾山国际红叶节于10月8日拉开帷幕。巴中市委宣传部
擦亮光雾山名片,发出红叶邀请函
“在那川陕相连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光雾山,秀峰托起巴山月,碧峰飞瀑闪银光,你是巴山一块碧绿的翡翠,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2003年,一曲《美丽的光雾山》唱出了光雾山的美丽与神往,自此光雾山红叶成为巴中响彻全国的旅游名片。
当秋风渐起,光雾山便被一抹抹红、黄、橙的斑斓色彩所点缀。680平方公里的广袤山林,红叶遍布,深浅不一,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10月至11月的红叶节,是巴中文旅的重头戏,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蜂拥而至。2023年红叶节期间,光雾山景区就接待了53.9万余人次,日均接待达1.1万人次以上,高峰期每天甚至突破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5亿元。今年国庆期间,光雾山5A旅游景区就接待游客4.27万人次,同比增长6.15%。
巴中将红叶推向了世界。新华社
巴中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东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光雾山旅游资源丰富,集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为一身,气温适宜,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含量超过3万个,是绝佳的康养旅游之地。
“红叶是光雾山的名片,但光有红叶还不够。”王晓东介绍,为打造四季全时景区,巴中文旅集团推出了“春赏杜鹃、夏纳清凉、秋品红叶、冬览雾凇”系列活动,并配合每个季节的游玩特性,推出相应的文旅节气活动来吸引游客,推动景区收入不断翻番。
今年1月,新建成的燕子岭客运索道正式投运,将原本2小时的登山时长缩短至5分钟。这条索道的建成破解了交通难题,让光雾山景区燕子岭区域“冬季闭园”成为历史。
光雾山的成功,只是巴中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巴中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文旅集团”)挂牌成立。3年后,巴中市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简称“巴中文旅示范区”)应运而生。
跨南江、通江2县7乡镇,总面积1656平方公里的文旅新区的设置,足见巴中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视。据统计,2023年巴中全年接待游客52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1亿元,分别增长22.6%、21%。
丰富旅游业态,带动全域突破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旅游消费的人群集中在‘90后’‘00后’。”王晓东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创新求变,就是要主动去研究年轻一代的喜好。
2023年5月,东方卫视大型明星户外综艺《极限挑战》走进光雾山及恩阳古镇景区,利用节目带来的热度,两个景区分别推出了节目同款打卡套餐,吸引了年轻群体前来体验游玩。这是巴中文旅康养产业接轨“年轻化”做出的首次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紧接着,首届光雾山红叶音乐节在巴中开幕,巴中文旅康养产业首次以“光雾山+”的合作模式拓展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万余名游客。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光雾山的知名度,更为巴中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疾驰的高铁。巴中市委宣传部
除了文旅活动的创新,巴中还积极探索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2023年10月中旬,巴中在光雾山BMX自行车运动中心成功举办2023UCI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巴西、日本等20余个国家的200余名优秀运动员参赛,中国选手邓雅文获得冠军并成功拿到巴黎奥运会入场券。今年8月,邓雅文凭借高超的技艺一举夺冠,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自由式小轮车项目的奥运冠军。
这一赛事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巴中的国际知名度,更推动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巴中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谈及光雾山,邓雅文坦言“光雾山是我的福地。”而体育+为综合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能,成为激活巴中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年轻人更愿意去尝试一些新鲜、刺激的游玩项目。”文旅新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李国庆分析,文旅示范区添加了红叶飞车、玻璃水滑道等刺激有趣的游玩项目,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外地游客,巴中文旅还出台凭学生票、高铁票、世园会门票享受门票减免或折扣优惠政策。
在过去,受制于交通的限制,很多游客把光雾山当成“歇脚点”,过夜率极低。为了提升游客的过夜率,光雾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背二歌》与米仓古道结合,推出行浸式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填补了巴中夜游市场的空白,让景区过夜游客增长率逐年攀升。
在光雾山的带动下,巴中其他景区也纷纷展开探索。恩阳古镇推出了大型情境式夜游项目《恩阳船说》,述说古镇的前世今生;通江花月夜景区则推出了5D行浸式演出《银花传奇》,将通江银耳拟人化,描绘银耳产业的发展历程。这些项目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巴中的旅游产品体系,更提升了巴中文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进入高铁时代,如何“引客入巴”?
地处秦巴山区,交通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瓶颈。巴中市交通运输局公开资料显示,巴中建地设市之前,境内没有1米高等级公路,直到1996年,唐巴公路修建完成,才结束巴中不通公路的历史。
2010年5月,巴中第一条高速公路——广巴高速通车;2012年3月,广巴铁路正式投入客运运营,巴中到成都开通了旅客列车,全程用时9个半小时,结束了这里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2013年,随着巴南、成德南高速公路的先后建成通车,巴中到成都终于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全程高速;2016年,巴达铁路建成后开通旅客列车,全程用时近5个小时。
2019年,随着巴万高速巴州至通江段并入四川高速公路网试通车运行,结束了通江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四川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部县通高速公路。同年,恩阳机场通航,巴中与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联系更加密切。
2024年6月27日,随着D5133次动车组列车从巴中东站驶出,宣告巴中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自此,巴中融入成都、重庆“2小时经济圈”。
巴中东站。巴中市委宣传部
“中学时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巴中这座大山。如今高铁开通,回家坐高铁只需要两小时,而且家乡越变越好,越来越发达了。”现年31岁的小李毕业后一直在重庆工作,他非常欣喜于家乡的变化,“欢迎大家都到巴中走一走,看一看。”
连接起15个航点城市、7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巴中交通的发展不仅让巴中人走出更容易,也让外地游客更加便捷地欣赏巴山蜀水。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巴中积极采取措施“引客入巴”。
王晓东向记者介绍,去年以来,巴中在北上广深,厦门、无锡、成都、重庆、西安等地举办数场旅游推介会,展示巴中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同时,还与150余家省内外旅行社签订景区代理合作协议,吸引更多客商、游客来巴中旅游。据悉,为提高旅行社“引客入巴”积极性,巴中还专门出台奖励措施,对于年度组织游客人数超5000人的旅行社最高奖励13万元。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探索‘一主两基三环多向发力’的营销思路。”王晓东解释说,一方面要持续深耕巴中本地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向汉中、南充、达州组成的“小三环”和成都、重庆、西安组成的“大三环”要增量,同时向北上广深等通航城市和西北差异化客源市场持续发力。
除了向外拓展市场,接待服务能力、基础设施等自身功夫也要不断“修炼”。9月4日,随着黄峡村特大桥右幅中跨合龙段浇筑完成,川东北单跨最大、墩高最高的同类型桥梁——诺水河至光雾山公路(米仓大道)黄峡村特大桥连续刚构实现双幅合龙,标志着米仓大道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巴中旅游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米仓大道串联起光雾山、诺水河、空山森林公园、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景点,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米仓大道还将与巴陕高速、镇广高速和五条国省干线连接,届时游客通过米仓大道可游览数个景区,为巴中做优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区,建设文旅融合和全龄康养胜地提供新动能。”李国庆介绍。
金秋十月,巴山红遍。后发超越的巴中正乘上高铁的春风,迈向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新征途。
专家点评:光雾山红叶迎客,彰显文旅康养潜能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休闲旅游学院副院长、成都旅游学会理事叶春近副教授:巴中光雾山国际红叶节的璀璨启幕,深度彰显了巴中自然景观的非凡魅力与文旅康养产业的巨大潜能。借助纽约时代广场的全球化传播平台,巴中市借助“光雾山红叶”成功地将自身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向国际视野,有效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
光雾山红叶。巴中文旅集团
光雾山红叶景观以其壮丽迷人著称,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资源。巴中市文旅集团推出的四季全时景区运营模式,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与差异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特别是燕子岭客运索道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景区内部交通瓶颈问题,还显著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便捷度与舒适度。
此外,巴中市通过“旅游+”为抓手,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增加体验式旅游活动、挖掘非遗文化、增加数字旅游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推动了全域旅游的突破性发展。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与参与。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巴中市的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巴中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巴中市积极加强融入旅游营销与区域合作,不断对接到旅游大环线、交通大环线中,优化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与基础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与体验。
巴中市在文旅康养产业的推进上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该市应持续利用其自然观光、红色旅游及山地旅游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精心策划并推出更多高品质的旅游项目,旨在吸引广泛的游客群体,深度体验巴中独有的风光韵味与文化底蕴,从而树立起一张耀眼的地域旅游名片。
新闻评论:高铁助力“引客入巴”
随着巴南高铁的通车,巴中不仅突破了地理上的限制,也为巴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这个曾经闭塞的老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巴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而今,高铁的开通使得巴中成为了众多游客心目中的旅游之地。无论是光雾山的红叶美景,还是恩阳古镇的古朴风情,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不仅为巴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提升了巴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高铁的开通也促进了巴中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巴中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民宿到餐馆,从景区到交通,巴中都在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愉悦的旅游体验。这种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巴中旅游业的竞争力,更为巴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高铁的开通还带动了巴中其他产业的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巴中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更推动了巴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铁时代的背景下,巴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这种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使得巴中在成为旅游胜地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高铁时代的巴中实现了从老区到旅游之地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提升了巴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巴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游新闻记者 李文滔
编辑:徐远哲 责编:郎清湘,邹渝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