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城 > 正文
一斤茶暴涨至48万元,谁是幕后推手?
03-02 13:37:1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沉寂了一段时日之后,天价茶再次卷土重来。 

近日,福建武夷山的一些岩茶价格从每斤数千元、上万元涨至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一份流传于茶友朋友圈的“天价岩茶价目表”显示,最贵的一款茶每斤价格更是高达48万元! 

这是什么茶?背后又是谁在炒作“天价茶”?为何经历过多次疾风骤雨的整顿后,天价茶现象仍然屡屡发生? 

天价茶卷土重来  

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其中又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产品。随着武夷岩茶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上开始出现价格炒作乱象,“天价茶”现象时有发生。 

近日,据报道,在福州茶叶市场,包装奢华、每斤10万元以上的岩茶充斥市场。其中一些标注“非卖品”的茶叶,不仅在专卖店公开出售,并且店员一张口就是每斤十几万元乃至数十万元。 

部分天价岩茶名单。图/受访者提供

一份在网络流传的所谓“天价岩茶”榜单显示,名单里的产品每斤价格都是5万元起价,超过30万元的产品多达14款。而一款标注“非卖品”的手尚工夫“远香”茶叶,10克1泡的价格为9600元,折合每斤48万元。 

对此,手尚工夫品牌创始人陈志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公司在调查中确实发现,有个别代理商在未经授权批准的情况下,违规将非卖品“远香”定价销售。 

作为茶叶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消费区,北京茶市同样也出现一些变化。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一家店中看到,水仙、大红袍、肉桂等武夷岩茶一应俱全,价格从四五百元至七八千块钱不等。 

当问到还有没有更贵的产品时,一名茶商立刻拿出售价两万八/斤的茶叶,并表示还有十万的,但没有现货,如果需要可以从福建直接发货。 

近年武夷岩茶销量不错,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据这位茶商介绍,十几年前,岩茶每斤价格普遍在数百元,品质好的也就一千多元。这些年大多涨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个别打着“稀缺”、“大师”名义的甚至可以卖到十几万元。“本轮茶叶价格上涨的源头主要还是在产地,北京市场是跟风上涨。”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份茶叶为何能卖到这么贵?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一些茶商以稀缺、独特等为卖点,过度包装、饥饿营销、推高价格。 

以近年来备受追捧的牛栏坑肉桂为例,稀缺是其最大卖点。资料显示,武夷山茶园面积14.8万亩,每年岩茶产量1万多吨,来自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的茶不足10%。然而走访发现,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多家店面都有售卖。 

此外,据了解,武夷山当地一家中小型岩茶厂,通过与外地客商合作,注册新公司,然后将茶叶进行奢华包装,再给产品取个“花名”,编写漂亮的营销文案,制造“稀缺”“榜单”“大师作”“非卖品”等噱头进行炒作,推高产品价格。一番炒作之后,该厂部分岩茶每斤达十几万元甚至三十多万元。 

福建省武夷山市的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一行为已经背离了茶文化的初衷,也背离了茶叶作为民生产品的本质。 

全行业被反噬  

岩茶的价格虽然卖上去了,但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不断显现。 

在投机分子炒作“天价茶”的过程中,甚至掺杂大量外地茶售卖,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主委吴志明曾表示,一些茶企过度炒作、过度包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岩茶的信誉度有持续下降趋势。 

不仅如此,“天价茶”还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 

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欧阳道坤非常担心天价茶会破坏产业秩序。“比如在天价茶的暴利之下,销售环节、品牌环节、加工环节、原料采购环节、甚至种植环节,都会出现假冒伪劣甚至杀鸡取卵的行为,这种破坏性是很大很深刻的。产业秩序被破坏了,反过来就会伤及市场需求。” 

一位武夷山当地茶商表示,茶叶说到底就是用来喝的,不是炒的,消费人群主要还是社会大众,没有那么多高端需求。 

2019年我国茶叶总产量为279万吨,其中内销202万吨,外销36万吨,库存40万吨。相比于之前,我国茶叶库存仍在扩大。2020年,我国茶叶市场基本延续这一趋势,供大于求是市场基本常态。 

在这一格局下,由于价格的混乱,导致部分中小茶企出现持续滞销。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市场热炒“天价岩茶”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比价格而不是比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消费者形成“武夷山岩茶即高价茶”的观念,这就导致大量中低端岩茶陷入市场困境。 

数据显示,近两年以来,中低端岩茶平均滞销率在30%至40%之间。南平海峡茶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夷山当地共有5000多家注册茶企,其中超过90%都是小规模企业,个别企业滞销率甚至超过40%。 

以卖出48万元“天价”的手尚工夫为例,其在售的主流岩茶产品价格其实并不高,每斤约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占总销量的六成以上,而售价超过万元的中高端岩茶产品仅占总销售的一成左右。此次事件发生后,该公司销售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事实上,炒作“天价茶”最终却反噬自身早有前车之鉴。 

2007年上半年,由于天气干旱导致云南普洱减产一半,大量茶商来到当地抢购,普洱价格也不断被哄抬,甚至拍出40万元/斤的天价。在当时,普洱甚至被戏称为“茶中黄金”。然而短短半年后,普洱茶价格一泻千里,跌至“白菜价”,大量普洱茶加工企业倒闭破产,而茶农们也损失惨重。 

标准缺失  

“天价岩茶”迅速引发各方关注。 

日前,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迅速展开抽查,并连同行业协会联合发出整治“天价岩茶”乱象的通知,同时限定茶叶每500g定价不超过6万元。 

陈志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于个别代理商违规将非卖品“远香”定价销售,目前已经对涉事代理商做出罚款等处理。 

从过去多年来看,往往是在疾风骤雨的整顿后不久,“天价茶”又再次卷土重来。那么,“天价茶”为何屡禁不止?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天价茶”现象表面看是茶叶价格的混乱,这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行业加强自律,但从根源上看,这实质上暴露出茶行业标准滞后、老化、缺失的问题,即茶叶的定价等缺乏相应的标准。 

由于我国六大茶类的历史悠久,受到茶品类的多样性及农作物特有的地区性等因素影响,导致规范化的茶叶生产、加工、内涵物质测定和色香味形等标准的制定仍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应的成本也较大。 

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绍文指出,近年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虽然有所完善,但还是存在一些缺失。 

一是为了考虑行业整体情况,标准整体水平偏低,国际认可度不高,且仍与国际化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是标准的制定存在滞后性,跟不上产业目前发展的进度,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 

三是由于缺乏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人才队伍,导致标准在中小茶企中贯彻、落实不到位。 

四是部分区域和部分小众茶的相关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芳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必须对茶产业标准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茶叶生产、管理和质量水平,提高茶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让更多的优质好茶走进千家万户。

原标题:一斤茶暴涨至48万元,谁是幕后推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