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小金哥看世界杯|探访“俄罗斯版朝天门市场” 柳布利诺:中国客商冒险者的乐园

上游新闻金鑫2018-06-19 20:13

1fe9d4e93f94e1f2e03db3c75fbfe620.jpg

柳布利诺大市场外。

一堆堆衣服沿街摆放着、耳里不时传来的东北话、各种挎着大包购物的中外游客摩肩擦踵……要不是远处高高耸立的俄罗斯圆顶建筑风格,以及无处不在的俄文招牌,我差点产生了一种幻觉——我这是在朝天门批发市场吗?不,这里是柳布利诺,中国客商云集之处,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地方,一个冒险者的乐园。

机遇

胆子大,就挣得多

说起中国商人在俄罗斯做生意的故事,始终绕不开一个词:倒爷。

上世纪90年代末,“倒爷”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俄罗斯,“一星期能挣一辆奔驰”,这类极富煽动性的说法在国内广泛传播。曾有 “中国第一倒爷”之称的前南德集团董事长牟其中,用一火车积压的罐头换回了一架苏联图-154民用飞机,又转手卖给四川航空,这算是 “倒爷”的经典之作。

当时,北京经满洲里至莫斯科的铁路全长9000多公里,每周对开一次,运行六天六夜。一进俄罗斯境内,每到一站,“倒爷”们就拎着皮夹克、羽绒服等蜂拥而下,站台上早就挤满了等待抢购的俄罗斯人。轻工业并不发达的俄罗斯,对国内这些产品需求量极大,只要有货,钱不是问题。

20多年过去了,中国商人和俄罗斯的商贸逐渐从“倒爷”的模式,变成了“大市场”的模式。而位于莫斯科西南三环外的柳布利诺大市场,就成了中国商人最主要的聚集地,这里也被成为“全俄罗斯中国人最多的地方。”

e5bfdf955f2cff4279b149bbaa225892.jpg

市场内的商品。

探访

“市场保安一直跟着我”

之前观看阿根廷与冰岛的比赛时,我辗转了一个小时从抵达斯巴达克球场,本以为这已经够远了,没想到寻找柳布利诺大市场的过程,远比前一次复杂。

先从酒店乘坐1号线,来到卢日尼基球场附近的Sportivtaya站,然后步行十分钟来到14号地铁转车。坐半个小时左右抵达Dubrova站后,出站再步行十多分钟,换乘10号线前往柳布利诺站。抵达柳布利诺站后,还得步行二十多分钟,直到你看到“MOCKBA”几个大字,这才说明柳布利诺大市场到了。

没想到的是,大市场门口还有警察站岗。不过看到我们脖子上挂的FIFA官方采访证后,他还是挥手让我们进去了。进入大市场,一股熟悉的感觉就扑面而来。各种样式的衣服、裙子、拖鞋、皮包、旅行箱、墨镜等商品,整齐齐堆放在铁质的大架子上,加上一张张中国人的面孔和摩肩擦踵的大批顾客,真的好像昔日朝天门批发市场的热闹场景。

资料现实,柳布利诺大市场一共有6000多家商户,这里商铺多、人多。上下两层宽敞的室内空间,各类服饰和小商品密密麻麻琳琅满目,卖家与买家熟练周旋,发货的商家则用胶带封好一个个大纸箱,将皮包、衣服、鞋子等货物打包发出去。拉货的“俄罗斯棒棒军”叫博恰,这是称呼搬运工人的“行话”。这些搬运工多来自中亚国家,拉一次货的报酬大约是100卢布。他们拖着装满货物的小拖车快速奔跑着,仿佛与时间在赛跑。如果不小心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他还会转过头来用俄语骂你。

b507f2668c9fdd1e45f8aaa211e53c34.jpg

市场内商品琳琅满目。

4bc747b3bde696a93f19525a52b52b6e.jpg

市场内的商品。

老板

“最怕的就是卢布贬值”

门口第3个摊位的老板,是一个吉林人,一家三口一起在这边做生意。老板张大爷说,他已经过来十多年了,儿子是1999年出生的,今年还不到20岁,过来也有7年了。也许是生意还可以,老板脸上一直是笑呵呵的。

据他介绍,在这里做生意的成本其实很高,他的铺位总面积也就20多个平方,但因为比较当道,大门进来就看得见,所以租金也比较贵,每年一共要60多万元人民币,“冬天的时候还要涨价,因为冬天的时候卖的都是皮衣、貂皮大衣什么的,管理方觉得这些的利润要高一些,所以收的租金也要贵一些。”

在大市场里面做貂皮大衣生意的赵先生,和老婆在俄罗斯做生意已经20多年了。以前他在吉林省某地的铁路系统工作,老婆是另外一个单位的财务,两人在90年代的工资收入不到500块一个月。1996年,赵先生的哥哥叫他出国做生意,他们先来到罗斯托夫卖袜子,“土耳其那边产的,质量还不错,价钱也算便宜。”第一年,赵先生和哥哥都没挣到钱,带领他到俄罗斯发展的哥哥打了退堂鼓,准备回国了。赵先生不愿意回去,“没赚到钱,确实不想回去。”第二年,赵先生干脆把老婆也接了过来,两口子一块在这边发展,“做好了再回去!”凭借不懈努力,赵先生和老婆在奋斗几年后赚了一点钱,没想到的是,又遇到了金融风暴,卢布大幅贬值,“几年的努力白费了!”

卢布贬值,是所有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商人最害怕的事情,所有很多人都选择将卢布换成美元,“这样心里感到安全一点。”当然,也有日进斗金的情况。据赵先生介绍,他认识一个中国商人,接了一个为本届俄罗斯世界杯做安保背心的大业务,“一单就挣了几十万,差不多10万美元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先生和老婆的生意也与时俱进——他们在聊天软件WhatsApp上加了很多俄罗斯的客户,关系熟悉之后,很多客户就直接通过聊天软件把货订了,“关系熟的那种,定金打过来之后,我们就直接发货了。”

386dd9ea6eb26f5ec3ea008e0af029f5.jpg

来自吉林的赵先生夫妇。

人物

“以后嘛,还是想回重庆”

经过赵先生的热情牵线,我来到了E区的一家商铺,在这里,一对重庆夫妇和一个甘肃的老板,一起租下了这个门市,一家一半,销售不同的商品。

来自重庆的郑女士和丈夫主要是卖皮包、书包等商品。由于丈夫去库房了,郑女士和我聊了半天。郑女士出国打工已经10多年了,在柳布利诺市场租摊位卖货则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10多年前,一个朋友推荐我到这边来工作,开始是打工嘛,后来开始自己做事,现在和老公一起做。”郑女士介绍,她在大市场里租的这个门市,一个月租金是3万人民币左右,“别看这么小一个,租金高的很。”以前生意还不错,现在做同类产品的商家越来越多,利润也越来越低了。我看到,一个摸起来还不错的女士挎包,标价仅为350卢比,“一个包现在利润就两三块钱,生意不好做了,所以我们只可能走量,基本不做零售。”

和很多中国商人一样,郑女士和丈夫也是在大市场附近租的酒店住,一个月租金五千多。“条件差得很,你晓得建筑工地上的那种民工房撒,就和那种差不多!”其实郑女士以前也曾租过民房,不过有一次被楼上的邻居举报了,“当时我们在家做饭,做的辣椒炒肉。楼上的俄罗斯老夫妇就一直在楼上用力跺脚,后来他们直接报警了,打电话喊来了消防车。”说起这些往事,郑女士还是有点心酸。

现在,郑女士和丈夫每天的日程表是这样的——每天早上5点,准时到大市场开门营业,下午5点,关门收摊。“我们生意不算做得好的,对面那家温州人做得还可以,”郑女士有些羡慕地看着对面的摊位。“他老婆生小孩了,他现在一个人在守摊,确实很累,但是生意确实不错。”世界杯来了,平时看球不?“完全没得这个兴趣,老公也没有,其实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也没有休息日,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没办法嘛,要赚钱就不能耍。”

aa21ec09b611b41a01fe02ad34cc3f5d.jpg

来自重庆的郑女士在自己的店里。

对于未来,郑女士的愿望很朴实。“以后嘛,还是想回重庆,毕竟重庆才是自己的家嘛!不过现在我和老公都算年轻,还是想在多挣点钱再回,最好娃娃就考个重庆的大学,到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就团圆了!”

临走前,我向郑女士提出拍一张她在店铺前的正面照片,被婉拒了,“我现在生意做得不好,不好意思露脸。”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她最终同意拍一张背影的照片,“等我以后生意做大了,再发正面照吧!”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特派记者金鑫 发自俄罗斯

责编何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