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岁月的两端,是往昔的枪林弹雨和今朝的和平安稳,每听一次红岩英烈的故事,我都告诉自己,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要担起家国天下的责任。”在“让烈士回家”启动仪式现场,23岁的复旦大学2014级本科生吴松阳说,作为一名重庆人,他从小就是在红岩精神的熏陶下长大,但这次,是他第一次知道,在他就读的复旦大学,还有这么多红岩英烈。
4月2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让烈士回家”活动启动仪式暨“革命烈士精神进校园”报告会在复旦大学拉开帷幕,包括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在内的多家全国重要媒体,纷纷报道了重庆将用一年时间将310余位红岩英烈精神送回他们家乡的消息。
活动当天,上游新闻在重庆频道开始推出《精神的力量•让烈士回家》系列报道,一天时间里7篇报道的阅读数超过了550万,其中《精神的力量•让烈士回家,今年重庆将把310位红岩英烈的精神送回他们的家乡》阅读数量在短短三个小时时间内,就超过了百万。
红岩精神带来的震撼和感动时常打动着我
“我很小就看过《红岩》,后来又看过很多遍。可以说是看着《红岩》长大的:江姐的十根手指被夹竹签但决不求饶;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就在监牢里为大人们传递情报;被关押的革命者含恨饮弹、血染歌乐山……这些场景都深深的印在我心里。”说起红岩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吴松阳用了“浸入骨髓”来形容。
吴松阳说,虽然如今这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只能用文字和照片展示,老虎凳上的血腥味也慢慢被风雨吹散,但是那种精神的震撼和感动,仍然时常打动着他。
在复旦大学,吴松阳攻读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今年已经是他在复旦的第五个年头。
“学医后,很多人问我‘现在医疗行业形势复杂,是否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我的确有过迷茫。但在复旦求学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坚定了信念。颜福庆老校长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奔走呼号,救死扶伤;援建重庆医学院的400多名上医前辈,献身国家医学事业,无怨无悔……我常常被他们感动,他们或许不是烈士,但是那种为了国家民族,为了医学事业,为了公众利益,无私奉献着自己心血和时光的精神,正是代代传承的、永不褪色的烈士精神。”
吴松阳说,包括红岩英烈在内的这些前辈们,让他意识到,青年人不仅要“读书面对圣贤”,更应“立志胸存社稷”,所谓医者仁心,要把为更多人解除病痛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为理想付出的信念是年轻人不该忘却的初心
吴松阳说,有人讲“这个时代最大的感受就是丢失”,他也常思考“自己内心最后留下的会是什么?”。听完这次报告会,他终于给自己找到了答案,“是在这种历史记忆下,为理想付出的信念。这和医生的职业素养是一致的,一个好的医生,一个真正的医学家,骨子里肯定流淌着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在年轻的吴松阳看来,70年风雨兼程,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样伟大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智慧和勇气奋斗出来的,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烈士精神的体现。如今,中国梦已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这个过程需要锤炼磨砺,需要时间积淀,但他相信,有伟大精神的指引,有时代使命的召唤,在这条很可能平凡却伟大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不会孤单。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