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起义领袖张士诚: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是治下百姓至今感念,另一方面却留下“昏聩”之名
瑕瑜有公论,百姓久思香
对张士诚素有好感,原因有二,一是我祖籍高邮,他在高邮建国;二是根据族谱记载,我家族是从苏州阊门而来,张士诚在苏州苦心经营达11年之久,他宽柔的政策使苏州百姓大为受益,到了朱元璋之时,便采取了众多抑制政策,其中最狠的当属加重赋税,如此还不解恨,后来干脆将有钱的富民十四万户,全部强行迁到苏北,史称“洪武赶散”。作为受害者的后人,对张士诚有好感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元末风起云涌的舞台上,朱元璋当然是主角,作为配角,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如果从三人在民间的口碑上来看,无疑张士诚是最好的,至今苏州还有纪念他的民俗就是证明。据说当年让这朱元璋都有些羡慕嫉妒恨。 苏南有“挂天灯”、焚“九四香”的习俗,相传也源于纪念张士诚。当年张士诚从常州败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边树立起一根根木棒,挂上灯笼,形似现在的路灯,取名“天灯”。后来。“挂天灯”作为一种节庆习俗一直延续了下来;而点“九四香”,则源于张士诚的小名“九四”,谐音“久思”,一语双关。
张士诚,元末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人,元末与弟士德、士信率盐丁起兵,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后定都苏州,次年,降元,继续扩占土地,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东到海的广大地区,自称吴王。后屡为朱元璋所败,疆土日蹙。苏州城破,被俘至金陵,自缢死,时年47岁。 张士诚是灭元的盖世功臣,而后期降元又叛元,反复无常,他同朱元璋反反复复地争斗了许久,是朱元璋很是头疼的强劲对手。虽然后世民众很怀念他,但如果从全方位来看,这张士诚也还是个昏庸之人,尽管他在起事之初也曾勤政爱民,大力减轻税赋,让饱受战乱、苛政之苦的百姓过了一阵好日子。可是随着他渐渐坐稳了割据东南的“吴王”之位后,便也一天天骄奢淫逸起来。
观张士诚发迹之路,也是惊心动魄的,他是盐民出身,以后混到了管理盐场的小吏,盐作为刚性需求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钱财来源当是多多,而他既管理盐场,想必这走私贩卖之事干得不少,所谓在哪行吃哪行嘛。就如同现在派出所所长弄个亲戚开个歌舞厅或按摩房什么的,这也属很正常之事哈。 手中有几个来得容易的闲钱,他便学那水浒宋江济起贫来了,以“及时雨”自居,当然也惹得一帮假武松“纳头便拜”。但不管怎么说,他轻财好施,在当地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他不奸险,能容人,礼待读书人,从人品上讲,张士诚为人是元末群雄中数一数二的“好人”。 元末天下已呈乱象,也是一个偶然机会,张士诚便举事了,刚开始其实他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就是弄块地皮当个草头王,混个好日子而已,没料到事情的发展是如此之顺,不费吹灰之力便克泰州、破兴化,又轻松占领重镇高邮,一时苏北振动,而元人又鞭长莫及,于是他便想着要过过这当皇帝的瘾了。
动静太大,他又建国号,称年号地一通折腾,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嘛。于是,元丞相脱脱亲自率百万大军把高邮团团围住,当时的张士诚,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要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 人算不如天算,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至于那“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终能逃过一劫。再不敢张扬了,率一股人马逃出高邮当流寇去也。 学这段历史时,记得的话是明末红巾军,什么韩山童刘福通这些人先举事,后来加上了这张士诚、郭子兴、陈友谅这些人,一起推翻了元朝。但实际上这红巾军的结构成分很是复杂,你打我,我打你的,也乱得个不行了,想弄清楚也非易事。
简单地说,当年群雄中分为两个派系,一是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系;另一就是以张士诚为首的非红巾系。而红巾系中又分为东红巾和西红巾两派,东红巾是刘福通奉小明王韩林儿为其主的一派,其中包括郭子兴和朱元璋,他们主要在两淮游荡;西红巾以徐寿辉和陈友谅为首,他们在汉水流域称王。他们虽然有共同的敌人元人,但相互间战争频仍,大过于同元军的争斗。 张士诚在高邮吃到苦头后,很快又东山再起,并迅速地攻占了江南最富庶的重镇常熟和苏州,势力遍及江浙及安徽广大地区,他也在苏州当起吴王来了。期间虽然也投靠元朝,但也还是以地方割据势力的形式,一直在苏州经营他的一亩三分地,并无心再发展它地,可见其内心还是个小财主心理,成不了大事滴。
在朱元璋同那诸雄争斗时,他坐山观虎斗,不思进取,错失大好时机,等到朱元璋灭了陈友谅等势力后,转而攻他时,才如梦初醒,可惜力不能敌。最终在朱元璋采取的“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战略压迫下,守苏州一城不得,城破被逮,于金陵羞愤自缢。不过在自缢之前,他辞无饶屈,绝粒自尽,也不失为大丈夫之气节。 对于吴地人民来说,张士诚虽自己也贪图享乐,但他为人宽厚多仁,赋税轻敛,因此吴人对他颇多怀恋。至于明人书中对他的多种指斥,均属狂狗吠人之辞,多不属实。不然,何以当地民众会如此地怀念他? 张士诚从揭竿而起,到最后自杀身亡,前后共计14年,走完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作为元末农民领袖之一,他领导的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他在江浙地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这点来说,当地民众怀念他,也是自然之事了。
虽然张士诚最终败给了朱元璋,但后世人们对张士诚仍旧好评如潮,称他为明君圣主,更可敬的是他被俘虏后坚决不向朱元璋投降,他不屈不挠地保留着自己最后的尊严。朱元璋虽然打败了张士诚的人,却没能征服他的心,就凭此一节,他也是个足以令人后敬仰的人物。 为什么张士诚会被当地人纪念呢?估计有以下原因:一是朱元璋对苏南人们压制是很疯狂的,这出身乞丐的皇帝对富人有种天然的强烈仇视感,相比较就让人觉得张士诚要好很多了。 二是张士诚礼待文人,对知识分子是相当地尊重,如施耐庵和罗贯中都曾投其门下。相形之下,这朱元璋几如那将儒冠当尿壶的刘邦,文人呤句诗都可遭到灭族之祸,如那被朱元璋腰斩的高启。于是文人们难免会怀念张士诚,创作歌颂他的作品流传于民间,进而引导民众“久思”。我想,这两点大概是有人将他奉为“明君”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