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个文人大师辈出的年代,为民族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财富。同时,由于当时社会处于波动和巨变之中,各种东西方的思潮不断涌现,大家都在探索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各位大师们不仅写作风格不同,所持的立场和观点也是五花八门。
再加上个人性格以及修养的差别,文人之间的论战、骂战甚至诽谤和攻击都屡见不鲜。有的只是纯粹学术上的辩论,有利于文化的进步;有的出于利益冲突,互相争斗;有的却纯属个人恩怨,映射出某些文人在人品修养方面的不足。
有这样一位民国时期的女作家,因为个人利益恩怨和利益,对文学宗师鲁迅先生进行了持续大半生的讽刺谩骂,几乎将此当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引发了文坛的很多争议与批评。不愿为丈夫做一碗粥的她,家庭也经营的很失败,最终一个人在孤独中逝去。她就是被誉为“文坛的常青树”的苏雪林!
苏雪林自幼聪慧过人,但境遇却十分坎坷。
她的家族是那种十分传统的世家,深受封建旧思维的荼毒,家风保守,对女孩子有着诸多的规矩和牵制。她的祖母就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宗旨,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安安分分相夫教子,并不赞同她们读书识字。
因此,虽然苏雪林自小便表现出了超出别人的天分,但是却没有机会与家族的男孩子们一起开蒙读书。倔强的苏雪林只能向兄长们借阅各种学习资料,偷偷自学,并渐渐喜欢上了文学创作。
随着学习的深入,涉猎范围的增加,苏雪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越来越不满足于当下的状况。
她执着不懈地向祖母和母亲请求外出求学,甚至为此不惜答应了一份家人为其安排的婚约,终于得到了宝贵的入学机会。苏雪林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她如饥似渴的汲取新知识,对文学创作越发钟爱,同时也更加向往更高层次的学习。
但她知道,保守的家人是不会同意她继续深造的,于是,叛逆的苏雪林瞒着家里人,偷偷登上了去法国留学的客轮,奔向更广阔的的天地。
留学的时光是充实快乐的,暂时摆脱家庭束缚的苏雪林终于可以安心学习,享受着自由的味道。然而后来,由于父亲的病故,母亲也身染重病,苏雪林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回到故乡,并在家人的要求下履行了婚约。
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是民国文坛的巨擘,更是无数年轻人崇拜的偶像,苏雪林也不例外。
当时,已经结婚的苏雪林并不安于待在家里做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依然坚持外出求学和文学创作。热爱文学的苏雪林很快折服于鲁迅先生的文学素养和个人魅力,产生了深深的崇拜,称赞鲁迅先生的作品将会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并以鲁迅先生的学生自居。
1928年的时候,苏雪林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绿天》,开始在文坛里产生影响。苏雪林特意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赠送给鲁迅先生,期望得到偶像和前辈的鼓励与重视,然而并没有回音。
后来,在一次宴会上,苏雪林与鲁迅先生相遇,她热情地与偶像打招呼,并且想要握手,然而却被鲁迅先生冷淡以对,只是漠然地颔首回应。极度要强的苏雪林感觉到自尊受创,由此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不满和怨怼。
然而在鲁迅先生在世期间,或许是碍于鲁迅先生在文坛的地位,或许是慑于鲁迅先生犀利的反击能力,苏雪林一直隐忍不发,并没有像很多文人那样与鲁迅正面冲突和论战,直到鲁迅先生逝世,她才开始发难,并且持续一生。
鲁迅先生刚刚病逝,苏雪林就给治丧委员会的蔡元培先生致信,劝说他不要出面操办鲁迅的丧事,更是高调发表了一篇长达四千字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极尽贬低和诽谤,震惊文坛。
苏雪林还不满足,继续开启了谩骂鲁迅的人生,用词十分恶毒,诸如“偏狭”“无耻”“阴险”“败类”“奸恶小人”等等,并且枉顾事实,全凭主观喜恶对鲁迅先生进行构陷侮辱。她甚至洋洋得意地将这些文章集结出版,成为文坛里的一大异类。
作为曾经与冰心、丁玲齐名的民国才女,苏雪林却少有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一生中最大的“成绩”就是对于鲁迅先生的攻击了。她偏执骄傲、睚眦必报的个性也让自己的人生屡经离散,难享幸福,甚至在丈夫生病的时候都不愿意为他做一碗粥。
苏雪林的丈夫张宝龄出身商人家庭,家境殷实,相貌清秀儒雅,是就读于上海约翰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与苏雪林有着相似的求学经历,二人都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
可以说,家人为苏雪林选择的这门婚姻还是比较门当户对的。然而,苏雪林并不满足,她的一生似乎对谁都充满怨气。就像很多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的隔阂一样,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的苏雪林嫌弃理工科出身的张宝龄不懂风情,不够浪漫,过于“直男”。
哪怕张宝龄侍奉岳父岳母十分尽心,对苏雪林也百般迁就,却换不来苏雪林的回心转意。久而久之,夫妻感情越来越淡漠,终至有名无实的地步。由此可见苏雪林过于强势和自我的处事方式,也为自己后半生的孤寂埋下了伏笔。
与鲁迅先生的交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剖析苏雪林对鲁迅先生由“粉”转“黑”的心路历程,被漠视的愤怒只是一个开端。
后来,苏雪林曾经跟随胡适和周作人学习过一段时间,众所周知,这两位大师都曾经与鲁迅产生过分歧和争论,时常爆发论战,但作为文坛宗师级别的人物,他们之间只是文学和观点的探讨,并非无端的个人诽谤。在苏雪林对鲁迅先生疯狂攻击的时候,胡适先生甚至看不过眼,奉劝过苏雪林,然而此时的苏雪林已经听不进去导师的意见了。
除了个人恩怨,还有政治上的需求。苏雪林后来迁居台湾、香港等地,由于政治氛围的不同,被称为“革命斗士”的鲁迅先生自然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谩骂鲁迅便成为了政治正确的事情,可以得到当局的认可,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她的偏狭和阴晦,却让周围的人敬而远之,自己沦为孤家寡人,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在无限的孤独中寂然去逝。大V“骂”战,民国文坛的独特风景。
▲1932年武汉大学毕业纪念册上的苏雪林照片
民国文坛大师辈出,各领风骚,彼此之间难免会观点不同,唇枪舌战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传为一时趣谈。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以犀利著称的鲁迅先生。他曾经怼过胡适,讽刺过徐志摩,批判过梁实秋,还与林语堂从知己到对骂,引发文坛关注。
当然,“炮轰”不只是鲁迅先生的专利,别的大师们彼此之间也不消停。
例如梁实秋就因为看不惯郁达夫私人生活的浮华而出言批评,不甘示弱的郁达夫当即反击;还有钱钟书讥讽周作人亲日,萧军对丁玲拂袖而去,郭沫若也因为社会发展方向和路线的问题勇怼胡适。
人无完人,理不辨不明。适当的探讨和争论对社会进步以及个人成长都是有益的,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才能百花争艳,万卉齐放。但如果只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甚至为了某些不可对人言的私利,为了骂而骂,失去了立场与公允,也会酿成个人的悲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