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阿姨老低血糖,半夜胡言乱语手舞足蹈,看精神科却“没病”?
长沙的王阿姨今年50岁,在餐馆打工做厨师。近1年来,她出现过好几次低血糖反应,心慌、手抖,进食后好转。
前不久,家人发现王阿姨在早上醒来后不起床,在床上发会儿呆,无目的地摸索衣服、被子,叫她也不应。到医院以抑郁症治疗,服用相关药物后无明显改善。
近两天王阿姨病情加重,半夜在床上大喊大叫,手舞足蹈,紧闭牙关,甚至胡言乱语,家人也不懂她在说什么。无奈家人只好将王阿姨送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
精神科医生给王阿姨做了头部核磁共振、抑郁焦虑评估、动态视频脑电图等相关检查,但结果均显示正常。
另外,医生还发现王阿姨空腹血糖低至0.92mmol/l,正常为3.6~6.1mmol/l,多次监测后还是偏低。随后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分析病情。
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延长OGTT等检查后,内分泌科李湘主任医师发现王阿姨在低血糖发作时,胰岛素水平往往升高,有高胰岛素血症,而胰腺CT提示胰体部后缘异常强化占位结节。结合临床表现,高度怀疑患者患有胰岛素瘤。
什么是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是一种以胰岛素大量分泌而引起发作性低血糖症候群为特征的疾病,常在饥饿、饮酒、感染、活动过度后而发病。
病情轻微的患者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等,严重者可致像王阿姨这样出现胡言乱语、吵闹叫骂等精神异常。
指导王阿姨少食多餐、多进食粗纤维饮食来调整血糖水平后,医生为王阿姨进行了胰体部后缘占位切除术,术中送病理检查,王阿姨被确诊为胰岛素瘤。
医生提醒,生活中经常出现出汗、手抖、心慌等低血糖症状,甚至有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应及时上医院排查胰岛素瘤。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时常发生低血糖反应,而停药后仍反复发作时,也要高度怀疑并发胰岛素瘤。一旦确诊为胰岛素瘤,应及早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反复发作低血糖昏迷,可使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编辑Max。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刘莉 陈丹丹
湖南医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