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传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在中益乡,几乎每一个当地人都会唱。歌词里描绘的热火朝天、振奋人心的劳动生活场景,正如我们这些天在中益乡的所见、所感。
对于第一次到中益乡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将“深度贫困”与如今看到的场景联系起来。在中益,乡里的主路都带有塑胶步道,精心规划的经果林在河坝上吐露着芬芳,村里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和摆放整齐的垃圾桶,老乡们热情好客,每次与他们聊天,走的时候,衣兜总能被塞满炒瓜子、野核桃。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发生率高达21.4%,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达42.4%的穷山沟,在册耕地2.32万亩,土地零碎、土壤贫瘠,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占全乡在册耕地67%,老百姓思想保守,世代种植传统的“三大坨”,年年增产不增收。
要解决温饱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通过农业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中益乡将传统的“三大坨”变成了药用价值高的黄精、瓜蒌等中药材,粮经比从9:1转化成了1:9,老百姓每亩收入从400元变成了2500元以上。温饱问题解决了,可要想再进一步实现长期稳定致富,仅靠发展农业还远远不够。怎么办?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中益乡找准了“向前跑”的方向——发展旅游。
中益乡位于石柱大黄水片区的下沿,背靠“大风堡”国家4A级景区,紧连“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达59.9%,虽然没有名山大川的磅礴气势,但也有小桥流水的含蓄温柔。要想发展旅游,除了要打通与“大黄水”区域的交通连接,分类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让老百姓的精气神儿旺起来,同样也是工作的重点。
在坪坝村,我们见到了这里的第一书记韦永胜,今年,是他来这里驻村工作的第3年。
环境好了,路修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游客来到这里,吃喝住宿,怎么解决?鼓励老百姓搞农家乐,技术和资金从哪儿来?客源又该如何保障?
眼前这个说话办事风风火火的姑娘叫成世芳,在中益乡,她是第一批返乡开办农家乐的创业者。如今,她不仅管理着自己的小民宿,还成为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理事,更加入到了华溪旅游公司,专门负责乡村旅游的工作。
成世芳告诉我们,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中益分社现已培育接待户133家,其中85家已投入运营,2019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收入500多万元。开办农家乐,政府除了会给予资金补助,联系企业对口帮扶,每年还组织村民外出参加技术培训,还与银行合作,通过信用白名单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去年,乡里还举办了摸鱼节、百家宴等节会,见到老家的发展势头红火,不少在外打工的人也对回乡创业燃起了信心。
在华溪村的初心广场旁,有一座漂亮的农家小院,老党员马培清的家就在这里。去年4月十五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就是在她的家门口召开了院坝会,与老乡们共话脱贫攻坚。如今,不少游客在游览之余,总会来这儿坐坐,与这位健谈的老人家聊聊天。
马培清的儿子陈朋告诉我们,现在家里的收入除了有土地入股的分红,还有管护药材基地的管护费,乡里发展旅游,基建项目多,他在农闲时还能去工地务工,妻子谭明兰也当上村里的公益性保洁员。
去年,重庆市妇联在华溪村设立巾帼扶贫车间家庭工坊,教会了谭明兰做布老虎,这种独具土家风情的玩偶,特别受小朋友欢迎。谭明兰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诉我们,一开始游客们来拍照,她还有怕羞,而现在,她就一心想着要把家门口这片总书记看过的“老虎姜”种好,把村子打扫的干净漂亮,让更多人来这里玩儿的高兴。
临别时,马培清告诉我们,再过一段时间,小院儿旁的邮局就开门营业了,不仅能寄出带有纪念戳的明信片,还能寄当地的土特产,乡里还要建初心学院、玻璃图书馆,要我们一定再来玩儿。
“总书记来到咱家乡,我更要努力奔小康”——经过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益乡减贫成效明显。脱贫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乡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产业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中益乡更通过打造“观赏作物+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链,按照“一村一园”思路,建设乡村旅游项目,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们相信,当我们再次回访这片土地时,中益乡,一定会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和别样的精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斯瑜 张永波 张晗 杨冰洁 万书路 熊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