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距离重庆主城约两百多公里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从县城驱车1小时,便进入了曾被称为“贫中之贫”的中益乡。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辗转来到这里,问民生、察民情,留下了谆谆嘱咐、殷殷厚望。如今,一年过去了,中益乡发生了哪些变化?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们满怀期待,踏上了寻访中益脱贫攻坚之路。
中益乡全乡幅员面积160.5平方公里,49.8%的区域位于大风堡森林自然保护区内,听当地人说,中益乡有1200多年的养蜂历史,老百姓世世代代都会养蜂,如今,乡里正重点打造“中华蜜蜂第一小镇”,这两天,农委派来的技术员正在华溪村谭登周夫妇家教授养护知识。听到这里,我们决定马上前往老谭家一探究竟。
沿着石阶登上陡坡,我们走进谭登周夫妇的小院儿。一年前,总书记来到老谭家,关切的询问夫妇二人的病情与生活。这一年,老两口身体恢复了许多,家庭医生定时家访,更打消了两人看病难的顾虑。如今,老谭不仅养了五箱蜂,还当上了护林员,每年除获得6000元护林补贴外,销售蜂蜜还能获得1200元。
老谭骄傲的告诉我们,他的蜂蜜因为品质好,一斤能卖到150元,不少城里人特地找上门来询问购买,今年,他还要再养五箱。
凭借着天然的蜜源和纯正的品质,中益乡蜂蜜的口碑一直不错。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想拥有过硬的竞争力,打造品牌是关键。为此,中益乡通过打造“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出一系列深化产业结构的精准举措,让养蜂户心里真正有了底。
盐井村的养蜂大户陈小平有好几处蜂场,去年,他养了两百多桶蜜蜂,收获两千五百多斤蜂蜜,收益达到二十万左右。
陈小平告诉我们,他的蜂蜜不仅能卖给乡里的扶贫车间,还可以通过村里的电商销往外地。今年,他不仅要卖蜂蜜,还打算多繁育优质蜂种卖蜜蜂。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日益完善的产业配套,不仅中益乡老百姓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甚至还吸引了外地人前来中益养蜂创业。
通过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中益乡因地制宜,发展吴茱萸、盐肤木、脆红李等蜜源植物,新改建中蜂良种繁殖区(场)、养殖中蜂8000群,依托中国农科院、市畜科院和西南大学,开展“院校—企业—农户”合作,推进蜂蜜精深加工,建设中蜂休闲体验园,培育“三峡蜜罐”品牌——“中华蜜蜂第一小镇”,正从构想一步步化为现实。
“太阳出来咯喂————”
这首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在中益乡,几乎每一个当地人都会唱。歌词里描绘的热火朝天、振奋人心的劳动生活场景,正如我们这些天在中益乡的所见、所感。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发生率高达21.4%,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达42.4%的穷山沟,土地撂荒占全乡在册耕地67%,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老百姓思想保守,世代种植传统的“三大坨”,年年增产不增收。
通过农业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中益乡将传统的“三大坨”变成了药用价值高的黄精、瓜蒌等中药材,温饱问题解决了,可要想再进一步实现长期稳定致富,仅靠发展农业还远远不够。怎么办?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中益乡找准了“向前跑”的方向——发展旅游。中益乡位于石柱大黄水片区的下沿,要想发展旅游,除了要打通与“大黄水”区域的交通连接,分类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让老百姓的精气神儿旺起来,同样也是工作的重点。
在坪坝村,我们见到了这里的第一书记韦永胜,今年,是他来这里驻村工作的第3年。
环境好了,路修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游客来到这里,吃喝住宿,怎么解决?鼓励老百姓搞农家乐,技术和资金从哪儿来?客源又该如何保障?
眼前这个说话办事风风火火的姑娘叫成世芳,在中益乡,她是第一批返乡开办农家乐的创业者。如今,她不仅管理着自己的小民宿,还成为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理事,更加入到了华溪旅游公司,专门负责乡村旅游的工作。
成世芳告诉我们开办农家乐,政府除了会给予资金补助,联系企业对口帮扶,每年还组织村民外出参加技术培训,还与银行合作,通过信用白名单提供优惠的贷款政策,去年,乡里还举办了摸鱼节、百家宴等节会,见到老家的发展势头红火,不少在外打工的人也对回乡创业燃起了信心。
在华溪村的初心广场旁,有一座漂亮的农家小院,老党员马培清的家就在这里。去年4月十五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就是在她的家门口召开了院坝会,与老乡们共话脱贫攻坚。
“总书记来到咱家乡,我更要努力奔小康”——经过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益乡减贫成效明显。脱贫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乡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产业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中益乡更通过打造“观赏作物+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链,按照“一村一园”思路,建设乡村旅游项目,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们相信,当我们再次回访这片土地时,中益乡,一定会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和别样的精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斯瑜 张永波 张晗 杨冰洁 万书路 熊雯莉